我的扶贫故事真情实意解民忧真帮实扶促

我叫谢峰,是省医疗保障局派驻遵义市习水县三岔河镇大坝河村的第一书记,驻村近2年来,我始终把群众冷暖疾苦放在心上,把全村的协调发展抓在手上,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小康路上一名群众都不能掉队”。我和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干部一起,针对群众集中反映的问题,积极协调各方帮助支持,全力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为帮助解决残疾人贫困户袁显洪母子2人出行难问题,协调资金1万元帮助建成了一条宽阔的联户路;为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专门联系从泸州购买了5吨生石灰,免费发放给农户用于消杀工作;为改善三岔河镇敬老院的环境,协调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向镇敬老院捐赠了12万元的康养设备。在教育方面,为2年新入学的12名困难大学生申报了7万元的助学金,协调爱心人士资助近4万元的生活补助费,协调社会爱心人士向三岔河镇中学、中心小学、村留守儿童捐赠了价值4万元左右的书籍和学习用品。协调资金4万元,帮助群众新修饮水蓄水池1个、清理山塘2口,为五保户、受灾户、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赠送慰问了近3万多元的取暖设备、5万多元的米面粮油、1万多元医药用品、1万元现金、多件衣物被盖。发展才是硬道理,为改变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在产业上,通过订单收购和技术指导,引导群众规范化种植红粱、香芋南瓜、油菜、黄豆等经济作物;依托靠山邻水的优势,全力做好猪牛羊养殖文章,每年出栏生猪头以上、黔北麻羊头以上,直接经济产出就达2千多万元,保证了户户有增收产业。为做好长短产业的配套发展,发挥退耕还林和产业政策的政策优势,组织群众利用闲置土地、荒地栽植花椒1亩,指导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所有农户以土地、技术、劳力等方式入社,落实了专人管护、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利益联结等措施,预计3年后亩产值可达0元。   在就业上,我按照“就业一人、稳定一户”的思路,积极引导和组织群众参加职业技术培训,鼓励外出就业务工,通过走访动员、电话联系、网络推送等方式及时宣传发布就业和岗位推荐,组织多名群众通过返岗复工“绿色通道”输出到沿海发达地区就业。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上,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与贵州威门制药业签订头花蓼药材种植收购订单,协调省医保局及爱心企业捐赠6万元的发展基金,带领群众示范性种植头花蓼30亩,解决20人的家门口就业,当年就达到10万元的产值,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规模。“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坚持把抓好党建、夯实组织基础作为“轴心”工程来做。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通过为党员上党课、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形式凝聚了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协调资金5万元,按照遵义市委组织部的要求,重点打造村级组织“五小”设施、搭建“三个平台”,改善了村级办公条件,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在制度建设上,以“五面红旗村”创树为抓手,重点推动“两委”联席会议、“四议两公开”制度的落实,规范民主决策程序;探索并推行了“五到组”的治理模式,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村内重大事项,研究制定了村规民约、管水制度等10多制度措,提升了村组的治理能力和水平。   在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上,以入户走访、开群众会等方式,深入开展了党的方针政策、扶贫措施的宣传,增强了群众的自觉性和认同感;积极引导群众开展基层治理、立志增智,不断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把改变卫生习惯、破除陈规陋习、开展感恩教育贯穿宣传的全过程,提升了乡村文明水平。作者谢峰编辑胥芬芳编审杨仪李劼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45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