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习水县人民政府网消息:从习水县城到土河苗寨,蜿蜒而上的公路,沿途皆是秀美风光。路的一端,远眺土河村,千亩荷塘和红苗文化展露容颜,曾经的省级一类贫困村,到现在的国家AAA级景区,土河风景如画,景色宜人。
“要致富,先修路,老话一点不假。”在习水县桑木镇土河村党支部书记穆升党看来,土河的变化,离不开交通发展。从以前的烂泥路到年变成3.5米宽的泥土路,年扩成4.5米的砂石路,年又硬化成了沥青路,再到如今的道路改造升级,只有路建好了,村里人生活才有了发展奔头。如今,土河村依托公路建设,曾经闭塞的民俗村寨成了旅游打卡景点,游客多来自重庆和习水本地,村民们开起了农家乐,办起了旅游民宿,吃上了旅游饭,旅游产业越来越红火。
土河村的发展,只是习水县以路为媒,实现经济发展“最后一公里”的一个缩影。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近年来,习水县以“畅通习水”为重要抓手,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巩固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引擎。通过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构建广泛覆盖的农村公路网络,推进农村公路管养制度改革,构筑起便捷、高效的城乡交通运输网,助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切实加快全县乡村振兴步伐。
县城马临至洞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投资.9万元,全长14.公里的公路路面病害处理和沥青铺设完工后,方便公路沿线群众出行,当地农特产品以及乡村旅游产业将通过该路实现“产品走出去”和“旅游消费引进来”,拓宽群众致富门路。
一条条道路修到家门口,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致富路,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为持续推进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打造畅通美好的出行环境,年习水县围绕补齐县乡公路短板,改善路网结构,预计实施县乡道升级改造16条公里。截止目前,习水县公路总里程已达公里,其中乡道公里,村道公里,小康路公里,通组公路公里。全面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小康路、户户通连户路。
路修好了,如何管养成为关键。为此,习水县交通运输局健全长效稳定的管养保障体系,通过制定《习水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习水县路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等措施办法,推行市场化管理养护,将国省道、县道公路养护工程及扫地车、撒盐机、水车、压路机等养护设备统一打包划转到交投公司进行管理。推行“路长制”,开启“管养分离”模式,建立“镇有监管员、村组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让每条公路都有一名“在线管家”。结合创建村组公路APP云平台监管系统,通过电脑、手机对村组公路管养实地实时监管检查,提高村组道路监管效率。充分发动组织群众开展村组公路管理养护的积极性,按照“六清六不养、六养六惩戒”模式,并纳入乡(村)规民约管理当中。
建特色致富路,更要建平安放心路。通过以事故多发路段、危险路段、新建“村村通”公路等为重点,加强安全风险评估整改,完善县乡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持续开展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治理。近年来,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安防设施(波形护栏)建设米,消除公路安全隐患.8公里,为群众出行提供安全的通行条件。
建美丽乡村路,更要建特色产业路。通过依托农村交通网络,构建了“县为中心、镇为支点、村为终端”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网络体系,探索实施“交邮融合新零售”的发展模式,建成运营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初心快超”服务站68个,实现线上线下年度销售金额达万元,解决就业近人,带动农户增收余户,走出了一条以公路引领农村发展、支撑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作为贵州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国家首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今年,我们将积极从创建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爱路护路’示范村着手,通过5年的创建,实现全县‘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含街道)比例不低于80%,‘爱路护路’示范村比例不低于50%。”习水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刘颖表示,通过以路兴业、以路促旅、以路强镇,不断增强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习水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