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丹,三年前我大学毕业,背上背包第一次来到遵义市习水县隆兴镇,正巧碰见镇里开会。看到“隆兴战区脱贫攻坚调度会”会标,我被其中的“战区”字样吓了一跳。说起这个词,脑海里闪过的全是抗战片里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画面。我举目四望,这街道平静得有些萧条,哪有一点战争的影子。这是我入职报到第一天,心里有小小的疑惑。 第二天,我被分配到柑甜村驻村包组,到村时正碰上村里组织下乡开群众会。放下背包后,我被拉着一起去开这从没听说过的会,很新鲜。我和一帮不认识的大爷大娘挤在屋檐阴影下的长凳上,看着那位跟我有一样名字——“包组干部”的男生站在阳光里讲政策、谈脱贫攻坚战。原来,这战争就是“脱贫攻坚战”。 一周后,村里的领导见我已经适应了工作环境,终于给我安排了包组包户的任务。我开始学会用脚步丈量土地,每天迎着朝阳开始下乡走访农户,踏着晚霞回到村里,夜里学习扶贫惠农政策,看看能从哪些方面给大家带来帮助。原来,即使是非贫困村的柑甜村,也有精准扶贫对象和困难群众需要帮扶。为了迅速熟悉组情,我们不分日夜地挨家挨户进行摸底调查,把组里每一户人家的人口、就业情况、生活状况、经济情况、是否有矛盾纠纷、是否有重大困难、联系方式等信息详细记录下来;为了把民情地图画好,我们拿着尺子和铅笔细细勾勒,又学习PS操作到半夜;为了帮助农户规划好人居环境建设,我们一次又一次上门,听群众意愿、看建筑材料、查施工质量。我们大家,都成了“全才”。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农村工作环境复杂,我们不得不频繁开会研判问题、填表说明情况。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群众满意度与扶志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住房、饮水、医疗、教育等存在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政策帮扶补齐短板,群众思想上的偏见、守旧和不理解,却只能通过我们不断地付出,用真心去感化。扶贫政策通常是“按需分配”,而不是普惠性质,这有时会导致群众当中出现一些矛盾纠纷问题。
年我工作调整到新光村,成为一名驻村工作队队员。村里有两个贫困对象,分别是贵贵儿和德江,两人比邻而居,被戏称为“青龙杠(小地名)二宝”,他们四肢健全,却不从事生产,爱攀比,是帮扶工作中最让人头疼的人。这二位的日常生活是:领低保,赶场天就买酒喝。村里研判多次后决定给两人安排上公益性岗位,让他们负责清扫整个组的公路卫生。同时,借助各种机会轮番上阵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事无巨细,从要怎么去找零工干讲到低保金每个月领回去应该怎么花,从家里卫生该怎么打扫讲到衣服要几天洗一次,从地里庄稼该怎么种讲到红粮订单该怎么签……时间长了,两人攀比的内容渐渐转变为“我扫的路段比你的干净”“这次打小工我挣得比你多”“村里表扬的可是我”……
脱贫攻坚的工作干了三年,刻骨铭心的记忆太多,要感谢的人也太多,第一次主持的群众会上宽容配合的群众、把我们当做孙女为我们常备零食的独居奶奶、不辞辛苦帮助我们开展工作的群众代表。当然还有我朝夕相处、配合无间的战友们,我们同赏朝阳,共度晚霞,一起享受过山野间的寂静星空和蝉鸣蛙叫,也一起感受过翻山越岭的艰难;一起为困难群众的悲苦遭遇而叹息过,也一起为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脱贫户而感到高兴;我们一起熬夜加班,天亮后又元气满满地开启新的征程…… 我可爱的兄弟姐妹们,走,一起去看望“亲戚”呀!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有人流汗,也有人流泪,已成为我们人生中非常珍贵的一段记忆。脱贫攻坚,我很荣幸能够身在其中,并出了一份力。等我老了,回顾一生,也可以骄傲地说“我曾经帮助过一些人,他们之前很贫困,可后来过得都还不错。” 作者王丹
编辑刘娟利
见习编辑潘晓飞
编审杨仪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