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祥湖北三国文化旅游开发不应把黄冈遗漏

湖北三国文化旅游开发不应把黄冈遗漏

(修正稿)

黄冈市东坡赤壁风景区管理处副研究员王琳祥

近读湖北省旅游局、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共同主持编制的《湖北省三国文化旅游开发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感慨颇多,虽然自觉这是一件非常鼓舞人心的盛事,但总觉得《规划》中不应有的遗憾明显存在,故不揣浅陋,草撰此篇,以求正于诸位方家。

一、湖北省三国文化旅游优先发展区域及重点策划未把黄冈赤壁列为重点是本次规划最大的失误

在《规划》第六章《湖北省三国文化旅游规划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尊重历史原则”条下,主持者言:“三国文化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历史真实的三国文化、文学中的三国文化以及民间流传的三国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并存的局面。……在尚有争议的问题,不必也不可能等学术界有了定论再开发。但是对于史有据的三国文化资源一定要尊重历史,按照科学性和真实性的原则予以开发,对于存在争议的地方,比如湖北襄樊的古隆中和河南南阳的诸葛亮躬耕之地以及湖北省内的文武赤壁之争,就应该抱着科学性的态度,从历史地理的角度,运用各方面的实证资料进行科学地解释,保证不让人产生误解,能够了解真实的历史。特别要避免人造三国文化,冒充三国文化的虚假现象发生,文化旅游开发一定要明白只有真实的文化才能够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我们欣赏以上的立论,然而,《规划》在第九章“湖北省三国文化旅游优先发展区域及重点项目策划”中却未能遵循这一原则。特别是在“以场为支撑,营造三大古战场区”中,将“赤壁古战场”定位在蒲圻赤壁,即“现今赤壁市区域范围内”无疑是错误的。其理由有二:

一是《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发生在黄州赤壁,并不在蒲圻赤壁;

二是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是发生在长江北岸的赤壁(《规划》中多次出现的“火烧赤壁”的字样,顾名思义,当年的战火是在赤壁之上焚烧),与江南的蒲圻赤壁毫无关系。

请看下列资料:

《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三国演义》)卷之十“曹孟德横槊赋诗”一则中云:“时建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平风浪静。操令:‘置酒设乐,吾今夕欲会诸将。’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长江一带,如横素练。操坐大船之上,左右侍御者,皆锦衣绣袄,荷戈执戟,何止数百人。命文武等官,各依阶位而坐。操指南屏山如画,东视柴桑之境,西观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觑乌林,四顾空阔,心中暗喜……”

此段文字将赤壁之战的地点说得清楚明白,“西观夏口之江”,即朝西望是今天的湖北省会武昌,换言之,曹操所在的赤壁是在夏口的东边。这个赤壁只能是黄州赤壁。蒲圻赤壁在夏口之西,它无论如何构成不了“西观夏口之江,南望樊山,北觑乌林”这一特殊的地理方位与环境。樊山(一名西山)与黄州赤壁隔江斜对。乌林,即今黄冈市团风县城所在地,位于黄州赤壁西北的江上游。

同卷“周公瑾赤壁鏖兵”一则云:“话分两头。且说刘玄德在于夏口,专候孔明回。……小校指樊口港中:‘一帆风送扁舟来到,必军师也。’……孔明与玄德曰:‘主公可与樊口屯兵,凭高而望,坐看今夜周郎成大功也。’……却说曹操在大寨中,与众将商议,只等黄盖消息。当日东南风起甚紧。……(黄)盖乘一天顺风,望赤壁进发。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船到操寨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

以上文字清楚明白地指出当日大战是在鄂县樊口(今鄂州市樊口)对江之赤壁发生。火烧赤壁只能是烧长江北岸之赤壁,“赤壁鏖兵”也只能是在江北的赤壁鏖兵。江南纵有赤壁,不可能火烧,也不可能于此发生鏖战,这应是十分浅显的道理。

蒲圻赤壁既然不是《三国演义》中的大战之地,《规划》将其作为《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主战场开发,不知是何缘故?

再看历史上的赤壁之战:

曾参加赤壁之战的当事人王粲在《英雄记》中记述说:“周瑜镇江夏,曹操欲从赤壁渡江南。无船,作竹排使部曲乘之,从汉水下,出大江,注浦口……”(见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文字表明,赤壁位于长江北岸,当年曹操打算从赤壁渡江到江南(蒲圻赤壁位于长江南岸,与王粲的记述相反)。不独如此,王粲笔下的赤壁位于汉水入江口的下游,即今武汉市的下游,蒲圻赤壁在武汉市上游四百多里,这个赤壁显然不是当日大战的赤壁。王粲的记述具有权威性,他是最原始的历史资料。

陈寿在《三国志·周瑜传》中记述说:“权遂遣瑜及程普与备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陈寿的记述,表明当日大战是在长江之北,“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这“岸上营落”自然是指长江北岸的曹军营寨。“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曹军惨败于长江北岸,史书昭然!有人以此传“权遂遣瑜及程普与备逆曹公,遇于赤壁”的文字,以为周瑜等与曹操遇于江南之赤壁,殊不知此段文字后紧接着有“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云云,这个“时”是指“当时”,是回顾的意思。

有人说孙曹二军初战于江南的赤壁,大战于北岸的乌林,这实在是曲解了史书的原意。《周瑜传》中无有初战在长江南岸的文字,此种观点纯属想当然,因为当年初战是在大江之中发生,“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之“引次”即是纪实。此处“引次”的涵义是曹操率领军士临时驻扎在长江北岸。“引”,引导、带领,指曹操率领军士。次,止,停留。《左传·庄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

西晋人虞溥在《江表传》中记述说:“至战日,(黄)盖先取轻利舰十舫,载燥获枯柴积其中……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北军大坏,曹公退走。”

虞溥言“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此“北军”显然是指江北之军。言“烧尽北船”,一定是烧尽了江北的曹船。“延及岸边营柴”,也一定是大火延及江北曹军的营寨。“北军大坏”,是委婉地指出江北曹军惨败。

陈寿在《三国志》的《吴主传》中言“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在《武帝纪》中言“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在《先主传》中云“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在《黄盖传》中言“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在《周泰传》中言“后与周瑜、程普拒曹公于赤壁”,在《吕范传》中言“曹公至赤壁,与周瑜等拒破之”,在《诸葛亮传》中更明确地指出“曹公败于赤壁”。

显而易见,曹操当年惨败的地方就是赤壁,“赤壁之役”、“赤壁之战”、“赤壁鏖兵”、“火烧赤壁”皆指实了当日大战是在赤壁发生。赤壁是名副其实的主战场。

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的赤壁之战发生在黄州赤壁,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更是发生在长江北岸的黄州赤壁。《规划》将古战场定在赤壁市境内,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无法自圆其说。

《规划》将黄州赤壁排斥在优先发展区域及重点策划之外,无论在哪个层面讲都说不过去。

黄州赤壁典型的丹霞地貌,最新科技测试已有·74万年的历史,是两汉时期享誉寰宇的著名山川。然而,蒲圻赤壁山色不赤,谓之“赤壁”,名不正言不顺,这个“赤壁”显然是赝品。按照《规划》“特别要避免人造三国文化,冒充三国文化的虚假现象”的立论原则,需要打假的恰恰是蒲圻赤壁!

我们认为,仅仅从安慰的角度将黄冈作为“中华三国城”来规划建设,是不符合历史的真实,不符合《三国演义》的记述。将黄冈的东坡赤壁风景区仅作为纪念苏东坡的旅游风景区是本末倒置,意在否定苏东坡笔下早有的古老赤壁,是对苏东坡认定黄州赤壁系孙曹大战之地的变相诋毁,是对千古绝唱赤壁二赋一词真正用旨的蔑视!

二、黄州赤壁与蒲圻赤壁比较

(一)名称溯源

黄州赤壁位于长江北岸,与鄂州西山隔江相望。早在两千年前,汉人桑钦就将这个赤壁载入《水经》之中,其原文为“江水左径赤鼻山南”,北魏人郦道元为其作注曰:“山临侧江川。”

赤鼻山,顾名思义,此山赤色,状若悬鼻。鼻与壁皆有陡峭之意,赤鼻山即赤壁的俗称。“山临侧江川”,即此山既被大江环绕,又有河流沿山而下。川,河流。此河即今三台河。

蒲圻赤壁位于长江南岸,与洪湖乌林隔江相对。该赤壁不仅不见于《水经》之中,就连郦道元注《水经》亦无有一字涉及。请看原文:“江水左径上乌林南,村居地名也。又东径乌黎口,江浦也,即中乌林矣。又东径下乌林南,吴黄盖败魏武于乌林,即是处也。江水又东,左得子练口,北通练浦,又东合练口,江浦也。南直练洲,练名所以生也。江之右岸得蒲矶口,即陆口也。”

郦道元的笔下既有与蒲圻赤壁相对的江北洪湖的上、中、下三个乌林,亦有位于蒲圻赤壁下游的陆口,唯独一字不提蒲圻赤壁,可见这个地方在北魏时代根本就没有“赤壁”这个地名。

首指这个地方与当日大战相关的是唐人李吉甫,他在《元和郡县志》卷第二十七中的鄂州蒲圻县下记载说:“赤壁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与赤壁相对,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故诸葛亮论曹公‘危于乌林’是也。”

李吉甫指蒲圻赤壁的对岸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与郦道元所说相同。然而,郦道元笔下将“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处所”注明在与汉阳百人山相对的赤壁山(即后人所注的赤矶山,此山与洪湖乌林东西相距一百多公里)。李吉甫显然是不同意郦道元的说法,才指实这个“北临大江”、与乌林相对的山包是“周瑜用黄盖策”的地方,是赤壁山。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成书于元和年间(-),远离赤壁之战已有余年,可信的程度极低。

蒲圻赤壁说者常称蒲圻赤壁古名石头关,翻阅《隋书·地理志》,确有“蒲圻县,有石头山”的记载,由此断定,蒲圻赤壁在隋代称之为“石头山”。

将二者进行比较,黄州赤壁比蒲圻赤壁古老得多。

(二)地貌鉴别

黄州赤壁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名副其实的赤色崖壁。所谓“丹霞”,即“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蒲圻赤壁山色为麻黄,没有一点红色。谓之“赤壁”,名不正言不顺。其得名由来,《中国名胜词典》作了如下介绍:“赤壁之战遗址,古名石头关。在湖北蒲圻县西北36公里的长江南岸。隔江与乌林相望。相传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年),孙权、刘备联军,在此用火攻,大破曹操战船,当时火光照得江岸崖壁一片彤红,‘赤壁’由此得名。”

湖北旅游丛书《湖北名胜》“古战场赤壁”一文中,作者亦云:“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著名的赤壁之战的冲天烈焰,曾映红了这里的悬崖峭壁和浩荡江水,‘赤壁’即因此得名。”

以上文字介绍,说明了如下几点:一、此地原名石头关,不叫作赤壁;二、当年的孙刘联军在此用火攻,其冲天烈焰照得江岸崖壁一片彤红,故而得名“赤壁”。

文字表明,这个“赤壁”显然是后人附会的,因为赤壁之战一定是先有赤壁后有大战,因大战发生于赤壁,人们才称之为“赤壁之战”。倘若此地有战役,则只能称之为“石头关之战”。这是地名常识。

(三)地理环境

黄州赤壁方圆数十里,山峦时断时连,海拔虽然不高,但有78米。与之相距20公里处即是古乌林所在地。江汉间,乌林有六,除洪湖上、中、下三个乌林之外,汉阳临嶂山一名乌林,汉川赤壁草市也叫乌林,黄冈的团风在宋代就有“古乌林”之称。古乌林即举水入江之处。万里长江至此一分为三,故又有“三江”的美称。三江合流的地方名之为三江口,江南江北皆有三江口的地名。

与黄州赤壁隔江斜对的是鄂州西山、樊口,樊口即樊水入江之口。樊水即今梁子湖等水系的古称。赤壁之战前,刘备听从鲁肃的建议,于此驻军,就是因为此地依山傍水,能防止曹操由此水道进入东吴腹心。曹操当年选定赤壁渡江南,亦是看中赤壁山临侧江川。

北宋大文学家苏辙在《黄州快哉亭记》中记述此处的景状时说:“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波澜汹涌,风云开阖。……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鹜,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蒲圻赤壁由赤壁、南屏、金鸾三个山包组成,海拔估计在40米左右。其面积方圆不足2平方公里。对江之乌林,古时一片沼泽,最高的地方名之为黄蓬山(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丘),它比蒲圻赤壁低矮得多。有《湖北通志》沔阳州下的记述为证:“自景陵至沔,讫于大江,绵亘四百里,皆漫然平衍,惟滨江数丘而已,谓之无山可也。”

洪湖乌林沼泽一片,无有高山依靠掩蔽,身为军事大家、曾注《孙子兵法》的曹操,怎么会将几十万军马放在如此恶劣的地理环境里安营结寨?蒲圻赤壁自身的面积既不宽广,山势亦不高大陡峭,孙刘联军五万人马何处藏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张爱萍将军登上蒲圻赤壁,顾左右而问曰:“我不说《三国志》,也不说《三国演义》,我只问大家,这里能不能驻军作战?”陪游者默然无答。

(四)江面剖析

黄州赤壁与鄂州西山之间的江面宽阔,用苏辙的话说是“东西一舍”,古代“一舍”即三十里。

蒲圻赤壁与江北黄蓬山相距在2公里左右。

试想曹、刘、孙三军当时战舰千万艘,在蒲圻赤壁一带的江面上如何摆布?上海复旦大学张修桂副教授的一段话颇中要害:“赤壁之战时,乌林河段江面宽度当稳定在2公里左右,在这样宽的江面上,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时容纳两军数十万人马上千艘战舰。不用谈遭遇战后曹军无法撤退,黄盖诈降途中所经航程也无法满足。”

(五)驻军方位

黄州赤壁与樊口斜对,史书《江表传》载明了刘备当年兵屯樊口,周瑜当年屯兵樊口的下游。南宋时期的《土俗编》载明周瑜兵屯西塞山。西塞山位于黄州赤壁的东南八十里左右,其方位正符合史书黄盖借东南风火烧江北曹船及岸上营柴的记述。

《江表传》载:“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柴……”

《资治通鉴》载:“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蒲圻赤壁位于黄蓬山的上游,在蒲圻赤壁借东南风是无法烧到黄蓬山的。为了自圆其说,蒲圻《赤壁古战场》的作者不惜削足适履:“还需要说明的是,《三国志》均载明的是南风而非东风……孙刘联军与曹南北相对,联军顺南风烧北船,这就更符合今天的地理环境了。”

蒲圻赤壁说者妄言“《三国志》均载明的是南风”,显然是空穴来风。

其实,令蒲圻赤壁说者头疼的还不止驻军的方位,周瑜水军三万当日兵屯蒲圻赤壁,刘备的两万人马却不知屯兵何处?

(六)战情分析

蒲圻赤壁离江陵公里左右,离柴桑(今九江)公里左右。当日曹操自江陵顺江而下,欲与孙权会猎于吴,属于此次战争的主动者。按照蒲圻赤壁说者所言,孙曹二军相遇于蒲圻赤壁后发生初战,初战不利后,曹操才退驻江北乌林。问题是,孙刘联军逆水行舟公里先到蒲圻赤壁,曹操则珊珊来迟,曹操水军顺流东下公里为何如此艰难?

《三国志》吴书皆指明当日“拒破曹军”,所谓“拒”,是抵抗的意思。按蒲圻赤壁说者所言,周瑜当日就不止是“拒”,而是主动出击,远离国土,深入曹军腹心。当日战情有这种可能吗?且曹操当时已先出军多日,孙权在柴桑得到曹操的战书时,曹操即已顺江东下。张昭“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即为明证。

不独如此,当年曹操除江陵水师顺江东下之外,其主力部队则是自襄阳顺汉水而下的,王粲《英雄记》的记述已经非常明确。假如周瑜率水师驻扎在汉水入江口(今武汉市沌口)的上游公里的蒲圻赤壁,曹军自汉水入江后,可以毫无顾忌地直奔东吴腹心柴桑,周瑜身为东吴水师的统帅,他会如此决策吗?

周瑜曾在柴桑请战时说:“瑜请得精兵三万,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这已经表明夏口(今武昌)是周瑜破曹的预定目标。夏口位于古汉水入江口(今汉阳沌口)的下游,周瑜的目的就是抵抗自汉水而下的曹军。只是因为曹军在周瑜未到夏口之前就已越过夏口,双方在赤壁相遇。“遇”是不期而遇。曹操有“会猎于吴”的战书在前,双方皆未能到达预定的目标就“遇于赤壁”。赤壁在夏口的下游史书交待得如此清楚。苏辙在《赤壁怀古》诗中言曹军“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险,百胜安知赤壁焚”,就是当日战事的写照。

(七)出土文物

蒲圻赤壁说者常以出土文物夸耀四方,以为是赤壁之战的铁证。然而这种说法是不值一驳、不屑一顾的。

诚然,宋元之际的诗人谢叠山在《赤壁诗序》中有“予自江夏溯洞庭,舟过蒲圻,见石崖有‘赤壁’二字。其北岸曰乌林,又曰乌巢,乃沔阳境。有烈火冈,上有周公瑾庙,至今土人耕地,得弩箭镞长尺余,或得断枪折戟,其为周瑜破曹公处无疑”的记述,然而剖析谢叠山以上文字,却只能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石崖上有“赤壁”二字。此诗序的下半部全部是说乌林,烈火冈上的周公瑾庙,土人耕地所得的弩箭镞、断枪折戟皆是指乌林而言。

众所周知,当日大战是在长江之北发生,在长江南岸出土再多的文物也不能证实它们是赤壁之战时的遗物。那么为什么在蒲圻赤壁对岸出土了断枪折戟和弩箭镞等物品呢?因为赤壁之战后,东吴在陆口屯兵五十多年,东吴自己的水师操练,在半个世纪中可以想见会遗留多少断枪折戟!今日蒲圻赤壁所出土的东汉三国时代的遗物皆是在此时期遗留,故不足为证。

谢叠山亲眼目睹的“赤壁”二字,今人已考证出是南宋的产物。有人说“赤壁”二字系周瑜赤壁大捷后手书,这无疑是哗众取宠,因为周瑜生活的时代通行的是隶书。

假如持黄州赤壁说者把今日鄂州的出土文物说成是赤壁大战时遗留,人们一定会提出质疑。蒲圻赤壁出土的文物实质上与此道理完全相同。

黄州赤壁出土的东汉遗物则与蒲圻赤壁出土文物的意义大不相同。

唐人杜牧于会昌二年()出任黄州刺史,在黄州赤壁江滩中获得折戟,通过磨洗辨识戟上文字,认出此折戟系赤壁之战的遗物,故感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明代万历年间,在蕲水散花洲出土的会食之钟,再一次证实了散花洲是赤壁之战胜利后,周瑜以散花的方式犒赏三军的真实地点,其所以在散花洲散花,因为周瑜当日驻扎在西塞山。

明代的《黄州府志》、《蕲州志》、《蕲水县志》皆载明调军山、城山有大量兵器箭镞出土,更有纪念孙权君臣的庙宇,此亦证实孙权当年确实屯驻在此地。

黄州王家坊一带东汉墓特别多,东汉的墓砖许多裸露在地面,这是一处值得我们认真考察的地方,曹操当年几十万大军惨败后留下的尸体总得有一些地方埋葬,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会在这里得出结论。

(八)诗词歌赋

黄州赤壁有历代文人留下的诗文上千首。最先将有关赤壁的诗文集在一起的是崇信郦道元之说、主张鄂州江夏赤壁的南宋人王象之,他在《舆地纪胜》黄州诗中单列“赤壁诗”一门。虽然王象之在鄂州的诗中亦另列了“赤壁诗”一门,然而稍加分析,王象之是把本属吟咏黄州赤壁的几首诗移花接木给鄂州“赤壁诗”门中粉饰门面,如杜牧的《赤壁》诗,苏辙的《赤壁怀古》。至于李白的《赤壁送别歌》虽然李白本人未冠明其具体地点,但“赤壁楼船扫地空”只能是指江北的赤壁,江南的楼船是不会焚烧殆尽的。李白只能是在长江北岸的赤壁送别客人。李白诗云:“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郎于此破曹公。”罗贯中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采用了此诗。

近代方志学家王葆心在《黄州赤壁沿革考》中云:“至宋时地志可考者,只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淮南西路·黄州景物云:‘赤壁矶在州治之北,东坡作《赤壁赋》,谓为周瑜破曹操处。’又云:‘赤壁,东坡有赋。乌林,在赤壁相近。’又引东坡诗‘乌林荒草远,赤壁健帆归’之句(按:乌林即今团风镇,见李维桢《官氏墓志》……)其录唐宋人诗至专立《赤壁诗》一目,收杜牧、胡曾、孙元晏及胡安国、曾太守(曾宏甫)之子(曾用孙)绝句,又收杜牧、黄治、张耒、陆游及东坡诗诸联,皆以证成孙曹赤壁在此。而宋代《图经》、《地志》指此为孙曹战地,当时必定为确论,且渊源于唐人之题咏。……依此例,则唐宋人赋赤壁之作,均应隶归黄州。”

三、三国遗迹黄冈多

在《规划》第三章“湖北省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与评价”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中,主持者将黄冈市“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实体数量”定为2个,故得出“旅游资源总量的比重”是1.1%,这显然不符合黄冈的实际情况。

黄冈的三国遗迹颇多,有与赤壁之战相关的系列景观,因此更具有赤壁之战的战场氛围,现分述如下:

赤壁南宋地理学家王象之在《舆地纪胜·卷四十九·淮南西路·黄州·赤壁诗》门下录有唐人杜牧《齐安郡晚秋》、《赤壁》、孙元晏《赤壁》、胡曾《赤壁》,北宋黄治《上黄州太守》、胡安国《赤壁》、陆游《黄州》、曾用孙《赤壁》等诗文,皆指此黄州赤壁乃孙曹大战时的赤壁。这个“赤壁”的概念绝不是今人所说的因苏东坡而得名的“东坡赤壁”。

在苏东坡的笔下,我们必须看清这样的记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显而易见,这个赤壁在苏东坡未到黄州之前就早已存在。三个月后,苏东坡“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的记述,说得依然明白。道士“赤壁之游乐乎”的问话,更是说明苏东坡所游的赤壁古来就有。而《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说得更为明白,这个赤壁就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的弟弟苏辙也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在《赤壁怀古》诗中言曹操“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险,百胜安知赤壁焚”,这恐怕不能说是受了苏东坡的影响。“百胜安知赤壁焚”,更清楚无误地指出了当年是火烧赤壁,赤壁在夏口的下游。

不独如此,与苏东坡同时代的张舜民在《画墁录》中记述了一件重要史实,即黄州人在北宋时代就已经注重对三国遗迹的保护,请看下述文字:“子瞻坐诗狱,谪此已数年。黄之士人,出钱于州之城东隅地筑矶,乃周瑜败曹操之所。”张舜民直截了当地指出黄州赤壁“乃周瑜败曹操之所”,我们今天将唐宋人的考证视而不见,不能不说是盲目自大。

唐人杜牧、孙元晏、胡曾明确指黄州赤壁为孙曹大战之所,见于宋人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这已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其实还有前者,南朝梁代大文学家庾信在《哀江南赋》中也记述了自己身在江南武昌的钓台之上,遥望江北的赤壁而泪湿衣襟,其原文是:“钓台斜趋,望赤壁而沾衣。”身在钓台,能望到的赤壁只能是一江之隔的黄州赤壁。

清同治年间,水师提督黄翼升嘱怀宁人马征麟根据曾国藩编纂的《图说》重新审定详著,为了尊重历史,马征麟亲率水军乘轻舟多次调查,对赤壁之战的地点进行反复考证,最终将黄州赤壁列为长江八大著名战迹之一,收录进当时最为权威的《长江图说》之中。

清光绪年间曾锡龄在《黄冈县志·赤壁志》中堂堂正正地记述说:“《长江图说》乃水师提督黄翼升属怀宁马征麟因曾文正旧图复加详著,别为一部。后以长江水军轻舟往复,专心形胜,考古证今而后得之,则历来疑似附会之言不待辨而解矣。呜呼!汉迄宋千有余年,元丰至今又八百有余载,赤壁之说,始定晦而复显,以成李、杜、东坡诸君子不误,岂非天乎!”

横江馆横江馆位于黄州赤壁山之南端。它是由东晋的龙骧将军蒯恩建造,建造的目的就是为了纪念赤壁之战。王象之《舆地纪胜·黄州·景物下》亦记述:“横江馆,在赤壁南,李宗谔《图经》以为晋龙骧将军蒯恩建。杜牧有《题横江馆》诗,曰:‘孙家兄弟晋龙骧,驰骋功名业帝王。毕竟江山谁是主,苔矶空属钓鱼郎。’”

清人张楠在《横江馆》诗中说:“陵谷迁移不胜嗟,横江馆外尽渔家。仙人一去无消息,零落满林丰本花。”张楠自注此诗说:“横江馆在山之南,晋蒯恩建,宋王元之重修,今废。”

著名方志学家王葆心在《黄州赤壁沿革考》中云:“宋时之赤壁有可考者,其时盖与竹楼、月波楼、栖霞楼、涵晖楼迤西南而相差次,而赤壁尝位其东北,又南濒晋唐以来之横江馆……”

乌林乌林即今黄冈市团风县城所在地。它是当年曹操兵驻赤壁时的粮草重地。南宋人王象之在《舆地纪胜·黄州·景物门下》记载说:“赤壁,东坡有《赤壁赋》。乌林,在赤壁相近。”唐人杜牧在黄州任刺史时有《寄岳州李使君》一诗,诗中有“乌林芳草远,赤壁健帆开。往事空遗恨,东流岂不回”的诗句,诗中的乌林,即指黄州的乌林,即今团风县治。

王象之《舆地纪胜》黄州诗文中有苏东坡“乌林荒草远,赤壁健帆归”的诗句,苏东坡此诗明显是改杜牧之诗而自出新意。

明弘治《黄州府志》山川门下有乌林的记述。

明人李维桢在《官氏墓志铭》中云:“团风镇古时又名乌林。”

明人钟惺在《官古愚先生传》中说:“守忠数世上,有避兵由鄱阳徙黄冈乌林者,乃为黄冈人。”言“黄冈乌林”,即与洪湖乌林、汉阳乌林、汉川乌林相区别。

清人曾锡龄在《黄冈县志·赤壁志》中说:“所称赤壁,其北岸曰乌林,非团风镇之古名耶?在赤壁西北五十里,正是由豫来黄水陆要冲,昔年老江在焉!史称赤壁初战不利,引次江北,而后有乌林之败,此乌林较他处尤确。”

散花洲位于黄石市西塞山的隔江对岸,今黄冈市浠水县境地。

南宋人王象之在《舆地纪胜·卷四十七·蕲州·景物下》记述说:“散花洲,在黄梅县南六十里大江之北。按:王得臣《江夏辩疑》云:‘周瑜战胜犒士散花于此。’”同书卷八十一《荆湖北路·寿昌军·景物下》载:“散花洲,在县东西塞山下,王得臣《江夏辨疑》云周瑜战胜,犒士散花于此。”

明弘治《黄州府志》蕲州下载:“散花洲,在治南六十里大江之北,相传周瑜战胜,犒士散花于此。”

王葆心《黄州赤壁沿革考》中说:“宋《图经》、《地志》定此为孙曹赤壁,不但以乌林、祭风台为证,并蕲州江中有散花营,亦其旁据。万历《黄州府志》称‘献帝建安十三年,吴遣将迎战,破曹兵于赤壁,旋师赏军于蕲之江中,名其地曰散花营。’《蕲州志》:‘明万历己未间,土人于江中散花洲得小钟一口,击之无声,兵宪王公回溪不能识。时大宗伯李公本宁(维桢)适过蕲,王质之。李曰:‘此三国时周公瑾破曹兵,军中会食之钟也。共十有二,以重物击无声,以芦茎轻击之,其声始发。’验之,果然。是散花洲正由赤壁回军之地,故唐宋人信此以为赤壁左证。缘此之故,唐杜牧守黄州,其诗中三及赤壁(一《寄李岳州》,一《齐安晚眺》,一《赤壁》绝句),皆以周郎赤壁在黄州为信。相承至东坡二赋,其名亦显。”

散花洲除地理志书有记载之外,宋代几位著名学者都有诗词吟咏,苏东坡有“湖上秋风聚萤苑,门前春浪散花洲”的诗句,有“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词句。张耒言“已逢妩媚散花峡,不泊艰危道士矶。”潘大临言“吴头楚尾散花洲”。陆游在《入蜀记》中云:“抛江泊散花洲,洲与西塞相值。”(相值即相对之意。)

清光绪《黄州府志》卷之三蕲水县下云:“散花洲在县东南六十里。吴周瑜破曹兵,酾酒散花劳军于此。国朝邓汉仪《散花洲》诗:‘横槊高歌月满船,东南风起焰连天。极知江左人才盛,无那周郎更少年。’”

散花洲位于今长江北岸,离黄州八十里左右,在此地至今留传有“周郎一炬走奸雄,花散洲头赏战功”的美谈。

城山原名神山,位于浠水县境内,因赤壁之战时孙权屯兵于此而得名。

《方舆纪要》载:“神山(蕲水)县西北二十里。《太平寰宇记》载:‘孙权进兵赤壁时屯于此。’《郡志》云:‘县南二十里,有城山,上有土城遗址,相传孙权所筑。’”

明弘治《黄州府志》蕲水县下载曰:“神山,在县西北二十里。昔孙吴进兵赤壁,屯驻此山,后人立孙权庙,尚存。”

清顺治《蕲水县志》载:“旧志云:‘山有孙吴土城遗址,名城山。按:赤壁之捷,孙权召周瑜会议柴桑,曰:‘船粮战具俱办,卿当前发,孤当续发。’是时瑜以舟,权以陆,分道并进,故自城山一带,数十里皆孙周屯驻处。土人每掘得昔年兵器,迄今庙祀皆吴君臣遗像。旧志相沿,谅非无考。’”

调军山原名太子山,因赤壁之战时孙权于此调遣军马而得名。位于城山之西。

明弘治《黄州府志》载:“蕲水县西北二十里曰神山……四十里曰太子山,即调军山,相传孙吴屯驻处,土人每得昔年兵器,今庙祀皆吴君臣神像。城山在县西三十五里,有吴王孙权土城。”

《方舆纪要》载:“神山,县西北二十里。……其西调军山,亦权军处。”

清光绪《黄州府志》卷之二蕲水县下云:“县西四十里曰太子山,即调军山。相传孙吴屯驻处,土人每得昔年兵器,今庙祀皆吴君臣神像。县西北二十里曰神山。《寰宇记》:“孙权进兵赤壁时屯此。”

历代文人在城山、调军山留下了不少诗文,谨录二首于下:

城山

忆昔仲谋城此丘,东风一炬舳舻休。兵进曾传磨剑石,

凯旋犹驻散花洲。江东虎踞怜英伟,伯气无端同草卉。

三国干戈几战争,千古兴亡一杯酒。

城山

中原不肯让曹瞒,吴蜀同仇借羽翰。江艘扬帆横汉渚,

岸营坚壁峙山峦。周郎妙略摊天授,吴王军容匝地盘。

赤壁雄图今已矣,里人犹似角声酸。

浦口一名举口,一名大举口,一名大埠口。古举水入江之口。即今日大埠镇所在地。由于举水在此入江水流呈环形状,俗称鹅公颈。

赤壁之战的当事人王粲在《英雄记》中记载说:“周瑜镇江夏。曹操欲从赤壁渡江南。无船,乘排从汉水下,出大江,注浦口。”即此地。

《水经注》述江水源流至邾县下云:“江水东径白虎矶北,山临侧江喷。又东会赤溪、夏浦、浦口。”(邾县,县治今黄州女王城)

浦口、举口、埠口,为音转而讹。《太平御览·地部》载:“吴楚间谓浦为步,盖语讹耳。”大埠口由夏浦口音转。古代大、夏不分,大禹可称夏禹。埠、步音同义近。

三江口《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主战场。

《三国演义》“周公瑾赤壁鏖兵”一节中载:“当日东南风起甚紧。……(黄)盖乘一天顺风,望赤壁进发。是时东风大作,波浪汹涌。……船到操寨隔二里水面,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趁火势,船如箭发,烟火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所撞之处,尽皆钉住。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天彻地。”

《三国演义》“曹操败走华容道”一则载:“却说当日满江火滚,喊声震地。左边是韩当、蒋钦两军从赤壁西边杀来;右边是周泰、陈武两军从赤壁东边杀来,正中间周瑜、程普、徐盛、丁奉大队船只都到。火须风应,兵仗火威。此时正是:三江水战,赤壁鏖兵。着枪中箭,火焚水溺,军马死者,不计其数。……又诗曰:‘魏武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南宋《舆地纪胜》黄州·景物下载:“三江口,去黄冈县三十里,在团风镇之下,有江三路而下,至此会合为一。”

明弘治《黄州府志》黄冈县下载:“三江口镇,在府城西三十里大江南。”“三江口渡,在城西大江三十里。”

《黄冈县志》云:“三江口镇在县西三十里,有江三路而下至此合流。”又云:“三江口,控扼上游,尤枢重要。”又云:“三江口,双江夹流,以指挥三江口统一守备,上通阳逻,下抵马口。”

邾城位于今黄州城西北,唐宋时期俗呼“女王城”,建国后借“禹”、“女”谐音,称为禹王城。

邾城,两汉、三国时期为军事重镇。东吴大将甘宁原在荆州江夏郡黄祖部下担任邾长,驻守邾城。甘宁料知黄祖非远大之器,于是暗自在邾城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军事力量,后转投吴王孙权,成为孙权手下名将。

三国时期,邾城地处吴、魏交界之处,成为双方争夺的要点。

东吴于黄初二年()自公安迁都于鄂县,改名武昌之后,孙权于太和六年()攻克邾城,邾城为东吴所有。公元年,孙权派大将陆逊率劲卒三万驻守邾城。陆逊戍守邾城。曾将邾城进行修葺,使之更加坚固。《三国志·吴主传》载:“赤乌三年,诏诸郡县治城郭,备盗贼。四年,陆逊城邾。”《三国会要》载:“邾先属魏,后入吴,陆逊尝以三万人戍之。”

北魏郦道元注《水经》云:“江水又东径邾县故城南,楚宣王灭邾,徙居于此,故曰邾也。汉高帝元年,项羽封吴芮为衡山王,都此。……晋咸和四年,豫州刺史毛宝、西阳太守樊俊共镇之,为石虎将张格度所陷,自尔丘墟焉。城南对芦洲。”

禹王城所在地现存邾城遗址为南北长米,东西宽米的台地,西距长江约2公里。四周城垣系土筑成,现残存高度2-6米不等。台的四周有八处较大的缺口,专家认定为城门遗址。城内文化层厚度有的达一米多。出土的文物中以战国时期的较多,其中还有东汉时期的九莲灯、象酒壶、梅花青铜境等。城郊古墓甚多。专家考证,此城古时西滨大江,以南北走向的山岗代城墙。

汉魏时代的西阳城即今黄州城区东南30里的孙家嘴(孙镇),它是由长江进入巴河后的第一个集镇。按:西阳城有三,除汉魏时代的西阳城之外,尚有河南光州西晋西阳城与东晋南迁的西阳城。

西阳,在两汉时期隶属荆州江夏郡,汉人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将西阳作为江夏郡十四县之一,与邾县相近。后汉沿袭前汉,西阳城仍为江夏郡十四城之一。

三国时期,曹魏占据中原,有州十二,西阳作为豫州弋阳郡属地,为魏所有。《三国志·魏书·贾逵传》载:太和二年(),明帝曹睿曾使贾逵督前将军满宠、东莞太守胡质等四军从西阳直向东关。《魏书·满宠传》还记载说:“太和二年,领豫州刺史。三年春,降人称吴大严,扬声欲诣江北猎,孙权欲自出,宠度必袭西阳而为之备,权闻之,退还。”

明万历《黄冈县志》载:“西阳城在县东南三十里。汉旧县,属江夏郡。魏为重镇。太和中,吴扬言欲田江北,豫州刺史满宠度其必袭西阳,先为之备,孙权闻之遂还。晋为弋阳郡,即此。”

清乾隆《黄冈县志》除以上记述之外,另强调“《黄州府志》以今治东南有孙家嘴,枕山面河,形势足据,巴水经其下,旧名西阳河,与《水经》合,疑即其处。”

西阳(孙家嘴)东有巴河之险,北有霸城山,历来是兵家设防之地,亦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

附:黄冈境外与赤壁之战密切相关的遗迹

西塞山赤壁之战时,周瑜水军屯驻之所。《舆地纪胜·寿昌军·景物下》载:“西塞山,在武昌东百三十里,介大冶于两山之间为关塞也。《土俗编》云:‘吴楚旧境,孙策击黄祖子射,曹王皋复淮西,寨于此。’”(按:《土俗编》原文:“西塞,吴楚旧境。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刘裕攻桓玄,唐曹王皋复淮西,皆寨于此。”《舆地纪胜》未能全载《土俗编》原文,旨在节省篇幅。)

《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武昌府部大冶县下载:“西塞山,去县九十里,高一百六十丈,周三十七里。《风俗编》云:‘西塞,吴楚旧境。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刘裕攻桓玄,唐曹王皋复淮西,皆寨于此。’”

《湖北通志》大冶县下记载:“《元和郡县志》云:‘(西塞山)在武昌县东八十五里,竦峭临江。’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刘裕攻桓元,曹王皋复淮西,皆寨于此。”

明人无名氏《西塞山》诗云“西塞东风扑面来,阵云犹压散花台。千帆一炬波涛赤,万甲齐销鼓角灰。酾酒搴旗雄建业,枕流横槊动江隈。只今剩有遗踪在,腥血瓣瓣长绿苔。”

明人张居正《道士洑》诗云:“当江片石危无根,将飞欲堕忽已蹲。下瞰幽宫几千尺,洄流奋激东西奔。……指点吴魏争雄处,万军一日蛟龙吞。至今西塞山头色,犹是当年战血痕。”

樊口赤壁之战时,刘备屯驻处,与黄州赤壁隔江斜对。

西晋虞溥在《江表传》中记述说:“备从鲁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诸葛亮诣吴未还,备闻曹公军下,恐惧,日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建安十三年条下记述说:“备从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刘备在樊口,日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进,与操遇于赤壁。”

阳逻因赤壁之战而得名。原属黄冈,今已划拨武汉市。离黄州一百二十里。

明弘治《黄州府志》古迹下载:“阳逻堡,在黄冈县治西一百二十里,三国蜀汉主约合吴主以拒魏,使人于此江旦夕以逻,吴兵之至,因名阳逻。旧称其地东接蕲黄,西抵沔汉,南渡大江至鄂,北拒五关以拒胡,四路冲要,舟车络绎之所也。”

明万历《黄冈县志》古迹下亦有此记载。

除了以上史书、地方志书记载的有关遗迹之外,黄冈境内还有许多带有纪念当日战事的地名,现简要介绍如下:

查阅黄冈境内带有“赤”字的地名不少,如赤亭、赤山、赤山桥、赤港、赤野湖等,以上地名与黄州赤壁的关系亲密。

赤壁既然是古战场,黄冈境内叫“寨”的地方有三十多处,其中“水寨”有二十几处,一个叫“古城寨”的地下两米深处还发现了东汉砖墓。

当年曹军战马甚多,黄冈境内带“马”字的地名亦不少,如马河、马槽庙(今名马曹庙)、马岭、马岗、拴马庄、马坊凹、捉马岗等。

当年曹军兵器修造,需要大量的铁铺,黄冈境内带“铺”字的地方不少,如金铺山、铁铺、铁铺湾等。

古人作战报警通讯大多采用烽烟,黄冈境内有峰火山、烽火台、烟墩垴、火车岭、炮台墩等。

当年曹军几十万人马,粮草储备最为重要,黄冈境内有粮道街、张家仓、仓何湾、万家仓、王孟仓、甄家仓、闵家仓、曹家仓等六十多处。其中团风粮道街传说是当年曹军的屯粮重地。

与战事相关的,黄冈境内还有旗杆湾、擂鼓山、丁甲山、宝锣湾、破锣湾、破锅岗等。

表现当日战事惨烈的遗迹有盘尸桥(今称盘石桥)、血糊丘、古坟陵、古坟咀、膨尸塘等。

综上所述,赤壁之战的战争氛围在黄冈境内十分浓郁,《规划》中“湖北省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黄冈市仅占1.1%的比例是不科学的,有待进一步考证。以上所述遗址中有些地名或许与赤壁之战无有关联,但从数百年的承传历史来看,它们命名的因缘绝不会是无中生有,故提供给《规划》主持者参考。

4年10月初稿

6年12月修订

作者简介

王琳祥,字沁洋,号赤壁山人,湖北新洲人,年生,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副研究馆员。现为《黄州赤壁志》执行主编,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理事、黄冈市(鄂州市)东坡文化研究会顾问,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政协黄冈市第四届、五届、六届文史专员。

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作《苏东坡谪居黄州》、《赤壁之战战地研究史》、《苏东坡的道家情结》、《黄州赤壁》,《走近三苏》《续黄州赤壁集》等……。曾在美国、日本、中国台北及国内国家、省市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杂文数百篇,公开发表的文字超过两百万。

曾荣获“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暨首届建国文艺大师杰出贡献奖”、“文化强国·国家文化传承贡献奖”、“一带一路文化传播奖”,并荣获“国家文化传承人物”、“国家文化建设贡献人物”等荣誉。

来源:黄冈文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167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