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没什么想法,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内设机构改革
再次面对人事调整
程呈友给出了自己肯定的回答
即使荣获了“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称号
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未向组织提任何要求
程呈友,男,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员额法官、散花法庭庭长,自年9月进入浠水法院工作至今。
“我很感谢党和国家给了我法院这样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从我到法院上班的第一天,我就对自己说:“能进法院工作,是你人生最大的幸运,一切听从组织的安排。”说到做到,工作20多年来,他先后在办公室、散花人民法庭、执行局、刑事审判庭、团陂人民法庭工作过。每次人事调整,他都不讲条件,坚决服从组织安排。
年院党组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再次将他从刑事审判庭调到基层法庭工作,而且还是最偏远的团陂法庭。当领导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只有平静的一句话:“到哪里都是工作,服从大局,听组织安排。”而这一待就是7年。有人说:“你木头桩子,领导把你放在哪儿,就钉在哪儿了。看你,忙得44岁头发就白了,头上秃了顶,要跟领导提提要求,回法院机关工作。”他只是笑笑,却从没这样想过。
在团陂法庭的7年,他以庭为家,真正的把法庭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来经营。每天早晨早起把庭里的卫生打扫的干干净净,庭里的灯坏了、椅子损毁等一些开支,他总是自掏腰包。也正是在他和庭里干警的共同努力下,团陂法庭被湖北省高院确定为“全省示范法庭”。
无论到哪个单位,都是兢兢业业,他工作上从不拈轻怕重,不计较得失。年,司法改革刚启动,只有5名工作人员的团陂法庭,一名老同志因心脏病住院休假3个月,院执行局集中执行抽走一人,庭长母亲病危请假照顾,能够进入工作状态的,只有程呈友和一名书记员。为了不让庭里的工作掉队,时任审判员的程呈友主动承担起整个法庭的审、执工作,挑起了70%的审执案件重任,白天开庭,晚上写文书、搞执行。有人对此不理解,私下议论“你连个副庭长都不是,入不入额还不知道呢,干吗这么卖命?”面对同志们的不解,他总是笑着回应:“不管在哪个位子,总是要做事的。”
“不生事,只做事,把事当事做,并做好。”
这是浠水法院院长袁干对他的评价。他工作成绩突出,年至今,他审结案件件,年均结案余件,年审结案件办案数量在全院都居于前列。多件案件,案件调解率超60%,判决案件上诉仅4件,无一发回重审和重大改判案件。他通过办好每一件案件,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真正做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年3月,他被湖北省委政法委综治委授予“年度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先进个人”,年2月被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三等功”;年1月被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二等功”,年1月被评为全省“最美基层法官”,年2月被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一等功”;年5月被黄冈市妇联评为“黄冈最美家庭”;年1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官”。年3月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最美家庭”,连续8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在乡村办案,与村里人说法言法语,会被排斥。一板一眼地讲法理,当事人也听不进去。只有心与心交融了,最难的案件也有合法、合情、合理的解决途径。”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他对法庭工作有自己的一套理解。
法庭开放日,程呈友法官向小学生们介绍法庭情况
团陂桃树坳村刘某妻子婚前隐瞒病史,婚后精神分裂症经常复发,因女方多次拒绝离婚要求,刘某向法庭起诉离婚。接案后,程呈友得知婚后男方常年在外打工,母女两人在娘家居住,生活费、学费,男方一概不管。待女方治疗情绪稳定后,程呈友组织双方当事人、代理人进行第一次调解。女方同意离婚,要求支付精神损失费20万,男方仅同意支付2万。两人在孩子抚养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程呈友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