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亲戚,那些人,那些事天眼新闻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hospital/1/allarticle/

上海“亲戚”李国文:

让更多农产品

进入上海市场

年10月17日,上海市光大会展中心人头攒动,上海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在这里举行。遵义展区内,来自正安县的林下鸡、野木瓜、方竹笋等特色农产品,受到上海市民的青睐。一旁的上海援黔干部李国文,正在帮忙吆喝着。

李国文是上海市杨浦区选派的援黔干部。年8月,他挂职正安县县委常委、副县长。当时的正安县,是遵义地区唯一的深度贫困县。

来正安之前,李国文知道遵义是革命老区,但完全不知道正安。“来了之后我才发现,正安的城乡差距较大,尤其是偏远贫困山区,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条件十分落后。”他说。

李国文(左)在田间

在上海杨浦区,李国文从事的是科技园区运营管理,熟悉产业发展和经济工作。到任后的他,扎根在扶贫一线,经过一番考察调研,他觉得当地虽然有不少农村合作社,但合作社的经济体量小。最缺企业,是导致正安产业基础薄弱的一大问题。

李国文认为,如果仅靠合作社去对接市场、开拓市场,难度可想而知。于是他决定,通过引进上海企业到正安投资,带动产业发展。

上海圣华公司,就是李国文牵线搭桥引进的一家大企业。该公司是集禽类养殖、屠宰、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也是上海市的农业龙头企业。

落户正安的上海圣华公司,充分利用正安县的生态和山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鸡产业。

在李国文和其他援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该企业领到贵州省第一张活禽进沪许可证,打通了正安林下鸡直供上海市场的“绿色通道”。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正安就向上海市场销售近10万羽林下鸡,带动了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除正安县外,林下鸡的种鸡场、孵化场和养殖场等拓展到了务川自治县、桐梓县和赤水市,成为遵义农特产品的一张新名片。

正安林下鸡入沪销售的成功经验,让李国文信心倍增。

正安野木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县种植面积5万多亩。但长期以来,正安野木瓜一直停留在初级加工和本地市场零星消费的阶段。

年8月,上海市启动了“百县百品”精准扶贫行动,以消费扶贫的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李国文以此为契机,推荐正安野木瓜产品成功入选“百县百品”首批目录。

很快,正安野木瓜产品实现了在上海地区的销售,进入上海教育超市、大润发等商超渠道,3个月时间金额就突破了多万元,利益联结建档立卡贫困户余户。

同样,正安的方竹笋,面临叫好不叫座、质优价不优的困境。李国文在生产链、供应链、销售链各个环节对方竹笋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保鲜技术和冷链运输的突破。

仅年9月,正安县就向上海市销售吨方竹笋鲜笋和保鲜笋产品,总价值万元,填补了上海市场秋季无鲜笋的空缺。

随着沪遵协作不断围绕“消费扶贫”做文章,如今的李国文,对白茶、果蔬等正安县重点发展的产业,都有布局和进一步的推进计划。“未来的上海市场上,还将看到更多来自正安的高品质茶叶、精品水果等产品。”李国文表示。

上海“亲戚”韩大东:

遵义“十个一”,如数家珍

离开遵义回到上海已经4年多了,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智能制造推进处处长韩大东身上的“遵义味”还很浓。

援黔三年,遵义已经在韩大东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每逢对人讲起遵义,“一栋楼、一条线、一瓶酒”等遵义的“十个一”,他如数家珍。

韩大东(右三)考察遵义在建项目

从上海来到遵义,韩大东表示,作为上海首批援黔干部之一,压力是很大的:“遵义和上海都是有着深厚底蕴的城市,我每天都在想:为什么来?要干些什么?怎么干?干了能为遵义留下些什么?”

如何加速沪遵两地产业对接?如何引导上海企业进驻遵义?如何实现遵义所需、上海所能?在遵义市政府副秘书长、遵义市对接上海产业合作发展办常务副主任、遵义市投资促进局副局长等多个岗位上,为了遵义发展,为了沪遵对接,韩大东奔波在遵义各县(区、市)。

遵义工作时的一些理念和口号,如今也被韩大东带回上海。在今年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年终目标里,他的第一句话是“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韩大东表示,其实不止这句,诸如“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等话语,已经潜移默化到头脑之中,成为激励自己在上海怎么干的精神财富。

虽然相隔多公里,但韩大东一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95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