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正在一步一步地感受四川青城山上台阶的坚实,走到祖师殿,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
山下有索道上山。可我觉得,从几千里之外来到慕名已久的青城,真要坐索道上去,就有一种猪八戒吃人参果的感觉--完全品不出味道,也失却了“朝圣”的仪式感。
“青城天下幽”,如果不仔细去体验山路环绕的曲折、峰峦交错的奇秀、林木苍翠的蔽荫、岩泉隐现的突兀、道观亭阁的古朴,就无法感知诗人杜甫笔下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意境。
西蜀第一山——青城山我正感精疲力竭、双股战栗的时候,从身后传来一阵奇怪的“笃、笃”敲击声,节奏非常缓慢,象老僧敲打木鱼那样清晰。
回头一看,我顿时惊呆了。
只见一位清瘦的老人,身上背着一堆高出他半个身子的货物,正低着头,双手握着一根粗大的“丁”字型拐杖,沿台阶一步一步地向我走来,步伐非常稳健。每上一个台阶,他都是先把拐杖往上面的台阶用力一放,然后背着沉重货物的身子慢慢往前移动,“笃、笃”声正是来自拐杖敲击台阶的声音。
老人看上去七十岁左右,身高一米六几,剃了个光头,发茬略显灰白。五官清晰,脸颊瘦削,褶子明显。上半身裸露着,没有什么脂肪的胸腹下肋骨隐约可见。下穿一条长裤,裤管已经卷到膝盖以上,小腿肚子上的肌块并不特别大,但肌线特别清晰,皮肤下面的静脉明显鼓起来。
正是这位老人(此图为网上搜到的)走到近处,再看看他的背上,一只大竹篓里装满了东西,上下还堆放着两个塞满货物品的编织袋,两个编织袋中间还有两个装着蔬菜的塑料袋。竹篓加上堆在上面的大小包裹,高度足足有1.2米,宽度有六、七十公分,重量估计有百来斤。
我从山下上来,就背了几个水果和干粮,加起来不过5斤重,也算是经常玩户外,可一路走上山来,体力消耗都觉得吃力。而一个年近七十岁的老人,看起来弱不禁风,却能背着近百斤重的这么一大堆东西,从山下走上来,步伐还是那么稳健,怎么能不令我吃惊?
老人刚好也停下来站在我旁边休息。我心里一动,赶紧从口袋里掏出50元钱,伸到他面前,然后再指指我的手机,说道:”我给你50块钱,想和你照张相。”老人没有开口,却摇了摇头,再摆了摆手,表示拒绝。然后把背上的竹篓放下来靠在墙上,取下肩上的毛巾抹了把汗水,扭头朝身后吐了口沫子,站在那里自顾自地休息。过了一小会儿,老人又背着那一堆货物,在富有节奏感的“笃、笃”声中,一步一步朝山上继续前行。
我向旁边摆摊的商贩打听了一下,商贩告诉我,这位老人是为山上的道观背蔬菜和日常用品的背夫,背一趟也就几十块钱,一天要背好几趟,已经在这里背了五十多年了。
老人的背篓和拐杖我不由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起来。背一趟上山那么辛苦才几十块钱,却不会为了五十块钱和游人照个相,在一个风景区里头,这样的人是多么难得啊。这位老人,真正做到了面对金钱不动心。也许,在他的心中,自有规矩。
稍事休息,我跟着老人走过的路,又开始慢慢往山上走,这一段,好象没那么累了。
那一天,我一步一个台阶,登上了最顶峰的老君阁,然后,又从另一条路,一步一个台阶,返回到山脚下。一千多米高的山,外加在景点上的逗留,整整花了我六个多小时,完成了一次对青城山的全方位体验。
我觉得,道看起来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它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只是有人把这个感悟提炼成文字,在一定的范围内传授。但你要真正想要触及它的高度的时候,好像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以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道”,那就是对眼前这个世界的认知,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它会让你碰到一些你自己想不到的事情,颠覆你的认知,改变你已经形成的一些观念。
比如,青城山上的这位背夫,他把为道观背运物资作为自己终生的职业,把几十块钱一趟的收入当作自己的安身之本,把青城山的每一个台阶当作自己人生的里程,周而复始,习以为常。对于外面的世界,他没有好奇,对于自己的生活,他没有不满。
如果再深想:五十多年,他在青城山中来来回回了多少趟?在密密的台阶里上上下下行走了多少步?流下的汗水滴在了哪里?背上的担子养活了多少观里的道士?给青城山上的修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为道教的传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常道通函碑青城山上的背夫,尽管他可能不知晓《道德经》,但我以为他是在真正地修行,而且是一位苦修,修的就是道家最纯正的法门——道法自然!没有什么道会比生活中自修的道更加高深的了,几十年的苦难坚持,试问,有几个人可以做得到?
离开青城山有一段时日了,但在我的记忆中,那位背着高高货物的清瘦老人,如同一件古朴的根雕,置放在高雅之士的书斋中,并不是人为打造的摆设,而是生活中浑然天成的艺术珍品。
你一生中遇见的人,都是必须遇见的。我在青城山上遇见的这位背夫,并不是偶然,它必定是要教会我什么。
也许,在此后的岁月里,不管我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青城山上那位清瘦的背夫,都会扪心自问:”青城山上数千个台阶,为什么人家可以一走就是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