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于煤矿、衰于煤矿的遵义市习水县马临街道(昔日马临工业经济区),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开启经济转型。如今,“煤黑子”正逐渐变身为新绿城。村庄新变春日,暖阳。站在村里的红枫树林里,尚华村党支部书记罗吉全无限憧憬着,再过3年,这片小树林兴许就成大树林了,届时就能产生经济效益了。这片树林可是尚华村黑色经济开启绿色发展的一个序曲呢。尚华村,曾经是遵义市习水县马临煤炭开采的战场之一.上个世纪90年代起,该村进驻了两家矿业,从此这个村被改变了。村里的不少汉子在矿上就业,为家里增收。村里的煤炭,和其他村的煤炭一起,为马临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成就了马临工业经济在全县独占鳌头的地位。然而,随着长期的开采,村里的地层结构在慢慢改变,渐渐地“水跑了”,村里喝水成了大问题,庄稼地也开始塌陷,乡亲们赖以生存的庄稼地被迫变成了“荒地”。这样的荒地,集中连片的有亩,涉及余家多人。年起,涉事村民不断因相关问题和矿方产生矛盾,却一直没有找到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而这些矛盾,也逐渐成为了尚华村村支两委的棘手事。年春,由马临街道党工委牵头,尚华村村支两委组织矿方和村民一起反复磋商,最终确定通过以下方案化解矛盾纠纷:在塌陷的亩地上种植富有经济价值的红枫树、丹樱、红火球、紫薇,由矿方出资70万元购买树苗,村支两委组织村民栽种,以后的树苗管护由村支两委成立的专门公司负责,待3年后树苗长大产生经济效益后,每年村委会与村民以2:8进行利益分成,以此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这事不仅妥善解决了煤灾导致的矿群长期纠纷,还成为全村开启绿色发展之门的钥匙。年春天,煤灾区的第一批树苗已经栽了50亩。三年后,三批树苗陆续成长,届时,尚华村将以这些树木为母本,大力发展苗圃产业,覆盖整个尚华村,要将全村逐步变为绿树葱郁、绿意浓浓的生态区,发展以旅游经济为主导的绿色经济。尚华村的绿色发展,是习水县马临街道近年实施经济转型发展的折射。往日辉煌马临街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名为马临工业经济区,是当时习水县的煤炭资源核心区,煤炭开采业如火如荼。为了将煤炭输送到更多地方,习水县还专门修建了影响较大的马合公路,将煤炭送上水路,通江达海,支援各地经济建设。马临煤炭盛极一时。到八十年代中后期,马临36平方公里的地界上多达多家煤矿企业,还有水泥厂、磷肥厂、火电厂。众多厂矿的集聚,让马临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县经济排头兵。随着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马临开始出现地质灾害,地层塌陷,水位降低,环境破坏。马临街上长期粉尘漫天,空气污染严重。在工业经济独占全县鳌头的同时,马临的脏乱差也倍受诟病。绿色发展转眼进入21世纪的今天,绿色发展成为时代最强音,马临煤炭不再是荣光的代名词,黑色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必然。时不待我,年起,马临整顿煤炭企业,关停众多散小乱的煤厂,最终保留振兴、庆华等5家煤矿。众多煤矿企业主纷纷转向其他行业,而进军养殖业,就是他们最典型的一种选择。由赵文金开办的富兴牧业成为省级龙头企业,建成了贵州省最大的黔北麻羊保种基地,也是最纯正的麻羊保种基地。如今富兴已经培育出第五代种羊,每年为全省提供多头种羊。富兴牧业还发展商品羊,其商品价值远远高过市场上其他品种的商品羊,供不应求。在富兴的辐射带动下,当地磨槽湾农民罗安兵成为养殖大户,拥有只麻羊,还通过合作社链接了70户农民,帮助他们增收致富。由煤矿老板张家平发展的万牛牧业,大有与麻羊养殖分庭抗礼之势头。经过五年的发展,万牛目前常年存栏量头。年万牛转向养殖贵州小黄牛,并成功打入马云“盒马鲜生”,其生鲜牛肉已经进驻十多个城市。在万牛牧业的辐射带动下,有多家散户开始发展肉牛养殖。黔北麻羊和肉牛养殖的兴起,带动了上游种草产业的形成,促进下游精深加工产业的延伸。牛羊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助推了当地脱贫攻坚。不少当地农民纷纷发展牧草种植,让马临拥有了1亩牧草,黑麦草、皇竹草......全部被富兴与万牛收购,一亩牧草产量为8-10吨,少则有0元产值。种草农民稳赚。连杆的高效全株饲料青玉米也成了牧业新宠,市场价达0.25元/斤,每亩产值达到元以上。相比过去元/亩的玉米产值,农民们纷纷感叹,现在种高效全株玉米,值了。此外,马临还积极发展“稻鱼”综合种养,共有亩,其中亩由沔山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进行发展,土地流转户负责种田,合作社负责养鱼。流转户不仅得到一年元/亩的土地流转费,还要得到全部的稻谷收成,年终稻田养鱼收入的10%也归属流转户。“这样做是为了提高农民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最终覆盖全街道所有村居”,马临街道党工委书记罗力说。年,马临的稻田综合种养最终实现了丰产,金秋时节稻米一上市,风闻而至的人们把它一抢而光。农户们拿着-元/亩的稻米钱,又惊又喜。另外,他们还有一笔10%的稻鱼收入。稻种养,就是杜绝化肥农药,物理防控与生物防控并施。吃微生物长大的鱼儿,纯属绿色生态养殖,零污染,同样深受人们追捧,卖出了30元/斤的好价钱。这边大兴养殖,那边种植也不落下。由杨存敏等几名种植大户带动群众流转土地种植的0亩板栗枇杷、亩猕猴桃,成为马临精品水果种植的领头军。年秋天,枇杷已经挂果,年就是丰盛期了。无论枇杷板栗还是猕猴桃,其基地距离县城都很近,不愁销路。不仅精品水果要进城,精品蔬菜也要上到县城人的餐桌上。马临庙坪村和五一村分别成立了各自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各自发展了亩蔬菜,另外还带动了亩的散户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千亩蔬菜成为县城校园的保供基地,散户农民们的蔬菜当仁不让也成为县城居民的首要选择。策应茅台、习酒发展的需要,马临还有亩地种上有机红粮。欣欣向荣的绿色种养殖,让马临的万余亩土地优势得以全部发挥得淋漓尽致。未来可期马临位于县城南面,距离县城7.5公里,从县城到马临,半个小时的车程,是全县26个乡镇街道中比邻县城最近的。如今,仁赤高速在马临柑甜的下道口即将命名为习水南站;县城到马临,一条9.15公里的迎宾大道将要穿城而过。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让马临有足够的底气成为县城副中心。于是,马临街道顺势而为,决心要将马临打造为全县仓储物流中心,吸引家具、钢材等工贸企业及大宗交易进驻马临,发展现代服务业。未来,马临就会有强大的就业优势,2万多马临人就能在家门口实现充分就业。立足煤炭工业,开启绿色发展,发展避暑经济和第三产业,快速推进经济转型,打造“南部新城、开放马临”。未来马临将与县城同步发展,成为县城南部的一座明星城。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年起,在脱贫攻坚的紧锣密鼓声中,马临街道的水电路房讯欠账一一被补齐。紧接着集镇老街实施白改黑,棚户区改造和集镇管网。所有管网一律入地,实现雨污分流。绿化集镇人行道……马临,不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而是街道整洁,房屋齐整,焕然一新,井然有序。在国道与集镇相切的1.5公里路道两边,将在年成为一条向日葵大道。从柑甜下道口——国道沿线及市政主街道,将有盏路灯,棵绿树……崭新的马临,洗净蒙尘,亮出丽姿,行进在……(文/陈玉兰图由习水县马临街道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