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青春丨习水青年志愿者建功疫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今年的疫情期间,有这样一群人走在抗“疫”前线,留下最美的背影——他们就是遵义市习水县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一群普通的年轻人中,有学生、教师、医务人员。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坚守岗位,不惧危险,一直奋战在维护群众安全、协助防控疫情的第一线;他们没有隔离衣、防护服,有的仅仅是普通医用口罩,凭借一颗颗热忱的心,守护群众安全。

我们是社区的“守护者”“姐姐,我只是20天前有过感冒咳嗽,我是党员,我学的是医护专业,我志愿请战到疫情一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姐姐,我很想加入战斗,如果需要人的话,请先考虑我……。”这是习水县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负责人曹梅梅同志在告知审核未通过的志愿者名单时收到的“请战书”,人主动请战,审核通过人。  像往常一样,李医院,准备给今天过往的车辆测量体温,因为是复工复产期间,所以通行车辆比往常的多一些,一辆接着一辆。

“您好!给您量下体温。谢谢!”每天,李桃胜重复着同一句话,同一动作。虽说只有一个动作,一句话,到了下午他的手就已抬不起来,即使这样他依然坚持着。其实,这是李桃胜作为防疫志愿者的第二个岗位,早在疫情之初他就到社区卡点值守,从事排查、宣传工作,直到卡点暂时撤销后他立即投身到了第二岗位上。在社区卡点时,常常有人问李桃胜:志愿者工作累吗?他就笑笑回答:“不累”,还告诉大家,感觉自己长大了。有一天夜深,天上飘着雪花,李桃胜一个人守在社区防控卡点。突然来了几个人,才知道小区里面的一位老人等着见子女最后一面,老人的子女从其它社区赶过来,嘴巴不停说着话,眼睛里透着泪水。面对这样的情景,李桃胜疲倦一下没了,看着他们着急,知道老人可能一分钟也等不了了。然而规定外来人员不准进入,面对这样的情况,李桃胜一直在告诉自己:“不要紧张!不要紧张!”。他当即拨通了居委会主任的电话,待社区确定来访人员安全,一一登记好信息后,让着急的子女进入小区。李桃胜默默的看着他们的背影,但愿他们能见上老人最后一面。突然他觉得自己长大了。成长的李桃胜只是名自愿者的其中一个,防疫志愿工作,让这些年轻人信仰更加坚定,战“疫”关头,时间就是生命,思想体现忠诚,行动体现初心,作为不负使命。他们是挺立在战“疫”一线的坚实堡垒,这道战“疫”堡垒在党旗、团旗下坚不可摧。我们是群众的“贴心人”“您好,我们是疫情防控志愿者,叔叔,请您登记一下,谢谢!”“爷爷,您有什么需要就跟我们说。”“嬢嬢,请您配合我们测下体温,谢谢!”“大哥,请您尽量减少外出,注意防护!”……  2月9日是钟方巧、钟林进加入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队的第八天。在习水县银龙村四组,从山脚到山顶步行大概40分钟,钟家两姐妹每天都得走上两三趟。早上八点半,从银龙村委会签到回来的两姐妹和往常一样步行去给村里老人送药,狭窄、崎岖的山道上只有两个娇小的背影。因为是女孩子,而需要药的独居老人又居住在山顶,把药送到老人家时,她俩早已大汗淋漓,气喘吁吁。

因为抗疫工作的紧急,还没来得及好好和老人道个别就转身离开,走时老人连声道谢,直至两姐妹返回山脚时,山顶上仿佛还看的见那个模糊的身影,这个身影填进了两姐妹的心窝窝。藏着疲惫,带着喜悦,他们又开始了一天的排查、值守、走访、宣传工作,走完一户又一户,汗水早已渗透衣襟。记者了解到,在排查中,两姐妹还遇到了群众不理解的情况,但两人毫无怨言,甚至相互鼓励着对方,无怨无悔。钟方巧说:“越是面对群众的不理解,越说明咱们现在的工作是多么的重要,疫情都没吓到咱们,一点点情绪就更不可能了。”钟林进嘴上说着不怕,心中却不免担心着自己的家人,在这个特殊时期,她作为一名防控志愿者,受感染的几率无疑增大不少,一旦自己出事,爸爸妈妈该怎么办……。“还好家人都很支持我。”钟林进说,家人虽然很担心自己的志愿者工作,但是却十分支持,因此她才能义无反顾的坚守在防疫一线。  在这条逆行路上奋勇向前的两姐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她们说:“国家已经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那自己就是一名战士,没取得胜利,绝不下战场。”

我们是生产的“实践者”“2.5米的间距,每个坑60乘60公分,你挖坑,我放苗,一盖一踩果盘成。”连日来,经过培训以后的志愿者们掌握到种花椒的口诀要领,半山腰上,穿着马甲的一群人在团旗下你说着我应着。这是由共青团习水县委联合习水县供电局、习水县义工联合会、爱心公益会成立的“战疫情心连心共携手助春耕”青年突击队。

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在助春耕的第三站——良村镇吼滩村,大学生王博早上8点准时在习水县人民政府门口集合,经过40分钟的车程到达吼滩村。负责对接的何杨节带着大家来到一片绿油油的胡萝卜地,让“战疫情心连心共携手助春耕”青年突击队的队员们瞬间沸腾了。“今天我们任务是拔掉这一大片的胡萝卜吗?”队员王博和罗吉桃异口同声的问道,当得知肯定的答案时,大家都露出来自信的笑容,这对于他们来说太“轻松”了。

一小时过去了,几大麻袋胡萝卜装满了,二十五人的突击队完成了拔萝卜的任务。这一个个熟悉的背影,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次次感人的行动,都是抗击疫情的新时代青年践行初心的成果,大家一手抗疫情,一手抓复工复产,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在绿洲红城大地上书写着动人的“战歌”。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陈玲

通讯员曹梅梅

编辑李兰松

编审王淑宜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36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