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医理疗不需要跑县城咯。”锦屏县铜鼓镇铜坡村二组村民龙立坤,从事瓷粉工20多年,长期蹲、站落下了病根,“腰部有时候疼得着不住”,到医院一查是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在熟人推荐下,龙立坤来到相邻的敦寨镇中心卫生院做理疗。“通过针灸、推拿治疗,疼痛得到了减轻,症状有所缓解。”龙立坤说。
锦屏县敦寨镇中心卫生院内,龙立坤正在做中医理疗。胡家林摄
相隔公里的习水县温水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也实现了大幅提升。在乡镇就能享受县级帮扶专家的诊疗服务,患者穆世会感慨:“过去生病做手术,都是医院,现在‘家门口’就能做,治疗费用低,效果不错。”
初秋,在长顺县代化镇中心卫生院,代化镇斗省村村民吴朝富夫妇7斤5两的大胖小子在这里降生,是该院建院以来第一个接生的婴儿。从此,代化镇中心卫生院终结了64年不能接诊产妇的历史。
……
在我省偏远乡镇,中医理疗从无到有、医疗服务能力从弱到强到优、产妇分娩“零突破”……如今,许多乡镇的中心卫生院已经成为地区群众看病就医的首选,这得益于我省大力推进医共体建设。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有近一半的群众生活在大山之中、白云深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强,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凸显。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题,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我省抓住政策机会,正式启动了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年将医共体建设全面铺开,年纵深推动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今年实施卫生健康水平整体提升攻坚行动,进一步深入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长顺县代化镇中心卫生院内,护士洪琳正在为新生儿接种卡介疫苗。胡家林摄
“医共体建设有效整合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资源,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落实了分级诊疗,让群众就近便捷就医,获得全方位医疗服务,节省了医药费用。”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近几年医共体不断发展,目前基本实现了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改革目标,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医共体的建设,通过医疗资源的上下贯通,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硬件”水平,让县级医疗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下沉,补齐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软件”的短板,改变了老百姓“医院才能看好病”的认知,也改变了老百姓的就医格局,让老百姓在基层就能看上病、看好病。据统计,现阶段全省已推动建设医共体个,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个。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习水县探索“总院分院”的模式建设医共体,促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同质化管理与融合发展,跃升为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强。习水县作为全国唯一县参加了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介绍医共体建设经验。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胡家林
编辑/徐伟
二审/李冰
三审/李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