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贫故事不破楼兰终不还丨习水县永

润南村,一路溪水潺潺,绿树成荫。而就在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以贫穷落后、脏乱差“闻名”的省级“贫困村”。我是部队正营职干部转业到遵义市城管局的一名中层干部。当听说我再次“转业”到润南村时,家人和朋友都为我捏了一把汗。刚一上任,我就在大会上表态:“脱贫任务完不成,我绝不离开!”   不到半年,我就在派出单位的帮助下,争取8个项目:投入资金30万元,完成了村幸福苑、公共厕所和文化广场建设;投入资金30.2万元,修建河道毛石挡墙、河道清淤、河道堤坝修补等;投入37.4万元,完成润南村平方米的沥青路铺设以及道路绿化。   我精打细算、统筹安排,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一年后,润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排排新建的安居房错落有致。夜幕降临,村里的孩子也不只是待在家里看电视,村里新设的图书室、文化广场成了他们最爱的去处……以润南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我鼓励和帮助本村20户养殖大户抓好农业产业发展,共发展养牛11户头,养猪1户上栏头,养羊9户只。协调遵义海特燃气有限公司3万元资金,为红山组10户苗族贫困户每户发放价值元的小牛,帮助发展产业。同时,鼓励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用“特惠贷”发展养殖产业或参与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   为解决润南村基础设施建设,我积极争取遵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委支持,投入10万元硬化新大街,解决32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投入30万元用于创办风木丫脱贫攻坚小康路建设石料供应厂,有效地解决了全村19.3公里小康路建设材料供应难题,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21万元。     针对润南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我利用10万元财政扶贫并协调9万元资金,创办了村蜂窝煤厂,带动贫困户10户;利用财政扶贫资金40万元并协调5万元资金,创办了润南村制衣加工股份有限公司,带动贫困户40户。此外,采取“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发动群众种植红粱亩、土豆亩、四季豆亩,桃子亩,流转土地亩,发展辣椒产业……一系列产业项目的落地,不断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结束了润南村没有村级经济实体的历史。        张宏,遵义市城管局人事教育科科长,永安镇润南村第一书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颖整理编辑孙文竹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19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