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县九龙街道他把人间烟火味过成了致富

家住森林旁,1层3小间,洋芋片被放置在汽车上晾晒……这是正安人吴中友在习水县九龙街道白坭村的田园诗意生活。伴着蝉鸣,走过一片上百亩的李子园,便见到吴中友正在李子园里除草,还有1个月这片李子园里的脆红李、冰脆李就可以开始采摘了,这段时间他和爱人顶着酷暑照看着这些“金果果”。吴中友以前做苗圃起家,后来在正安县发展了近亩李子园,现在基地产业链已经成熟,每年李子成熟后远销深圳,这为他带来了每年至少50万元的收益。这个46岁的中年男人点上一支香烟,对于他来说,提着行李箱走在旷野之上,身边难免有人会为他们贴上异样的标签,“那么,我还不如住下来。”吴中友说,房子是村民免费给他居住的,村民都希望他把产业发展好。“作为异乡人,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吴中友特别提到,白坭村村委会这支年轻的基层党员干部,“他们热心肠、服务好、懂技术。”村委会把工作做到吴中友的心坎上,这是让吴中友最为感动的事儿。在白坭村这上百亩的李子园,在吴中友还没有流转时,几乎发展的都是一些零星的农业,“没有规模、没有规律,套种农作物对土质也不大好。”吴中友栽上这些“金果果”后,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力保土质的肥力。“土地前两年每亩元,后三年每亩元流转,目前投入了50余万元。”吴中友告诉记者,现在还在投入期,但他有信心把李子园发展好,“有技术、有市场、有政策,我放心着呢!”走进吴中友的家,青烟袅袅,爱人正在烧柴蒸煮自家的苞谷酒。“我所有的田园生活都在为工作而努力着,所以扎根在农村,没有对黄土地热爱的改变就是最大的改变,这个变化也没有什么不好。”吴中友的爱人说,从嫁给吴中友开始,这些年走来,在发展农业上,没少走弯路,幸得丈夫跨越山河去拥抱这些泥土,丈夫是一个懂田园生活的人。吴中友在自家不大的砖混房里配置了两台投影仪,还有唱歌用的话筒,这个夏天,每当打理李子园疲惫了,他会选择看一场电影、唱唱歌消解疲惫的时光。爱人则在一旁喂养为数不多的小鸡仔,收拾泥巴院坝里的杂物。在这花花绿绿的世界里,夫妻俩把人间烟火味过成了“致富味”。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颖杨柳编辑李杰二审黄霞三审陈富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56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