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嵛山偶遇神秘老道士,他在一颗树上打坐,给我揭秘修行人开窍之后的境界。
我向来喜欢游历名山大川,尤其是那些佛道之地,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其实还有很多山,道家也多。道教是国人很喜爱的教法,所以我也一向对道家的东西很感兴趣。
有那么几年,我潜心修行,以为自己很高水准了,于是到处去访道,寻找高人指点。
去了很多山比如龙虎山青城山之类的,老朋友看过我写的文章了。曾经一次我闻听昆嵛山有高人。又听说那山是全真派的祖庭。很有兴趣,便欣然前往。
昆嵛山位于胶东半岛,地跨烟台、威海,山势高大,被誉为“胶东屋脊”,属于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素有“海上仙山之祖”之称。
全真鼻祖王重阳自终南山云游昆嵛山,收马钰-丘处机等7人为徒,号称北七真人,王重阳与其弟子,并在昆嵛山留下众多遗迹,山上有三皇宫-禅教寺-无染寺-六度寺-岳姑殿-甘泉寺等众多庙宇,山上还有太上老子道德经大型摩崖石刻。
我一一游览,领略了全真派的气派。
然后根据我的经验,径直往后山而去。走到后山,我静心闭目,等待玄机。可是太阳很大,晒得我头发晕,既没有人也没有兽,猴子都不见一只。
不一会,我人很疲倦,又被毒日头晒,中暑晕倒了。
等我醒来,已经躺在一个竹椅子上,头顶上有棵大树遮阴。大树粗枝上,居然有个老道士在打坐。
我的身边放着一壶茶水,我立马抓起咕嘟咕嘟喝了下去。我的天啊,太好喝了,我的暑热立马散掉。恢复了精神。
我的动作惊动了树上打坐的道长,他睁开眼,看着我说:你醒了,方才我去采药,看你中暑晕倒,于是背你回来救治,刚才替你扎过银针,你又喝了我的解暑茶,没问题了应该。
我向老道士感谢行礼:无量观,老神仙啊,感谢你的救命之恩啊。
他这时才跳下树来,在我对面坐下,说道:看你气色应该不错了,休息休息就可以走了。
我这时观看环境,是一个木头柱子和山洞褡裢的房子,一看应该是一所古老的道观残存的遗址。
洞门口还有两只猴子在睡觉,老道长就喊那两只猴子:哼哈二将,起来起来,送这位客人出去。
那两只猴子听见马上醒来,走到我面前来,要扶我起身。我连忙摆手:不不不,我现在不走,老神仙,我有些问题正好问问你。好不容易来了,找到神仙了,还不问道吗?
老道长一摆手,哼哈二猴,便真的放下手,退回一边。
他笑着说:我不是什么神仙,我只是独自住在此处的闲散道士。不过你我也是有缘,你问吧,我要是懂,就回答你。
我就问:开窍之后,人会明白什么道理?
他摇摇手说:那还是要哼哈二将送你出去吧,这个我哪里知道,就是知道也说不出来。
我站起来深深鞠躬,说道:老神仙慈悲,还是说给我听听吧。否则我这暑啊,白中了。
他于是喝了一口茶说:要勉强说也行。
所谓开窍啊,有很多说法,我们道家自己对这个开窍的说法就有好多,哪一个是对的谁也说不清。有的是说开窍是开气脉的窍,这个倒是真的,一个人修行到了某个地步,身体气脉肯定是在转换的。
但是吧,也有人说,气脉不是什么根本窍,还有生死窍,开了生死窍门,人能了脱生死,想活多久活多久。
那二猴听到他说,已经疲乏,各自插着手睡在洞前了。
他继续说:还有各种窍,但是贫道所认为开窍,是说的开心窍。
一个人真正需要有必要开的,其实是心窍。你看我们老话说的好:鬼迷心窍。
形容一个人蒙蔽不化,执着于某人某事。就是这个意思,为何会这样,因为心窍被迷住了。
所以我给你说说,一个人如果开了心窍,会明白什么道理,会变成一种什么样的人吧。
第一,开了心窍的人,低调无我、不住名利纷争,潇洒自在。
他一旦开了心窍,则明了无我,行事皆以无我无为之态,故此低调的很,不会住在名利纷争里头,这个不住名利纷争,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避开了,一种是避不开却不走心。
总之能够在人间活的潇洒自在了。这个潇洒自在啊,是因为心窍开了,所以无争,老子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此话,多人误解,认为是消极避世之言,其实误会,不争说的是不起对立心,做人办事,不起对立的心态,所以叫不争,比如发你工资你却不拿,付出了劳动你却免费,这不是不争,这是犯傻。
正常的竞争,不可避免的,比如说一个开了心窍的人,却恰好身处竞争激烈的环境和单位,身负重要使命,他的不争是什么样的?
他的不争,是内心不偏执于争。他不以争为目标,而是以做好事情,以实现自我在集体里的价值使命为主题而努力,争是外相,不争是内在。换句话说:这个人从不会为了咽不下一口气去做努力,他努力就是努力本身,不以争夺为目的。
所以他无论处在什么环境,都能不住名利纷争,潇洒自在。并非是说他一定要放弃努力啥也不干。
开了心窍的人,一般都低调无我,不喜欢被赞美被捧高,不愿在名闻利养里在众目睽睽里曝光自己。但是当他必须行使命,做大事的时候,却能够当仁不让。因为这些所谓名利,此刻只是手段了。
第二、开了心窍的人,洞彻人生如梦,却能踏实做梦。
开窍之人,洞明彻知人生如梦,一切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可是他洞明之后,并非放弃走掉。而是踏实做梦。有人说悟后起修,悟了还修什么,还要保护出生的婴儿,还要踏踏实实除习气,所以叫做踏实做梦。
没别的事干了,就是明明白白地把梦做完吧。
人若能醒着做梦,便是开窍。窍不开,不知道是梦,也看不透梦境,不知道是谁在做梦,更不明白做梦的原理。
开窍了,就知道做梦无非是梦,连做梦都是梦,所以做不做梦,没有什么区别,明明白白后,醒着了,做什么,继续做梦。但是此刻之梦,叫醒梦。非浑浑噩噩的迷梦。
说到此处,哼哈二猴已经醒来,不再做梦,便凑近了过来,眨巴着眼睛,似乎也在听讲。
第三、开了心窍的人,随心所想选择生活方式,并绝无懊恼烦恼,更无桎梏。百无禁忌。
开窍之人,随心所想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是喜欢怎么过就怎么过,一般大多数的人都是离群索居,或者尽量避开烦嚣,不是他怕烦嚣,而是习惯如此。也有的不做改变,原来干啥继续干啥,原来在商业环境中匆匆忙忙,开窍了依然如此毫无改变,变的是心性。
但是这以后,绝对再无烦恼、懊恼这些东西来侵袭,更加没有什么思想的桎梏。他的世界一切都通畅无阻了。
孔子说: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这个开窍后的状态。为什么随心所欲不逾矩,因为你一言一行都在道里,所以能够不逾矩,自然而然符合道,叫做与道合一了。
道家有四个字:百无禁忌。
为啥百无禁忌,因为一切合道,哪里还有禁忌。
我说:不太明白这四个字。
他说:比如小孩乱说话,大人说童言百无禁忌,童言无忌,为啥童言无忌,因为他童真,不以这话产生多余的作为,他说的,也并非要针对谁,也伤害不了谁,所以大人不和他计较不当真。
百无禁忌就是回归天真的状态了,干什么都在这个纯真质朴的状态里,知道一切都是虚幻,哪里还需要有个禁忌?
第四、开了心窍的人,不再迷信各类言说观念、自心已圆满,无需再升华。
一旦开窍之人,即使每天拉他去传销大课堂听大师们讲课一百年,他也不会被洗脑半分,因为他不再迷信各类言说和观念。
哪怕你说的天花乱坠。在他面前放光动地飞天变化,他也看你是空中花水中月,一个字:幻。
为何呢?
因为他自心已经圆满了,他没有要自我升华的那个需求和渴求。一个没有渴求需求的人,你给他灌输什么都没有用。
他不再迷信了,他只信自己。因为他不要再继续升华,因为他明白没有什么升华不升华,本来就是圆满的,还要去哪里升华?
这个理念啊,一般人如果明白,至少在社会上会少被人割很多韭菜。
第五、开了心窍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在自我上面消耗生命。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我是个不太妙的东西,我们蒙昧,我们迷乱,我们在欲望和执着里浮沉,就是因为自我太大。
开窍之人,不在自我上面消耗生命,因为这样是最不值得的人生,你看那些有道的祖师和高人,穿的很随便,基本可以就好,吃的很随便,能活就行,用的很随便,达到用途即可,没有任何多余的需求,尽量不为这个自我,消耗福报消耗时间,消耗多余的东西。
为什么,因为内心的充沛,实在太不可思议了,外在的东西,哪里还能刺激到他们。
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天地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其实这里头,就包含了开窍之人,不在自我上消耗生命的意思,不在自我的私利上消耗,其实是退回到了更广阔无垠的境界,这就是后其身,外其身的妙处。
第六、开了心窍的人,不恋神通玄妙、不崇三维高维、不拜心外神佛。
如果一个人总是迷恋和喜欢宣说神通玄妙,喜欢说感应、说法术、说那些四维空间五维空间高维度啥啥啥的,这个人肯定没有开窍,并且很难开窍。
开窍之人,绝对不恋神通玄妙,不崇拜所谓高维智慧,他们不认为有什么更高的智慧藏在高维度之外,道教里,有三清,四御的说法,其中四御(包括玉帝,紫薇大帝,勾陈等)所居住的为三十三天,即为天庭所在,统领三十三天以及凡间。
很多修道人梦想就是飞出三十三天以外。开窍之人,明白无量天尊都在自我清静心中化现。哪里有个三十三天可以去追寻。
所以真正开窍者,绝对不吹嘘高维神通,也不把我们这个世界,把平凡生活贬低地一无是处犹如蝼蚁。他们不拜心外神佛,只认自心清静之圣祖。
他们重视一茶一饭一思一言,重视在平凡中同样蕴含着宇宙真理,他们认为,什么三维四维五维六维,都在无为真常之中,并不迷信这些东西。更不会教唆他人崇拜向往虚无的星空,而无视当下的柴米油盐。
第七、开了心窍的人,不藏着掖着、大道至简随机开演、犹如吃饭喝水。
开窍之人,有慈悲心,教导和帮助迷人,因为他开窍了,自然希望帮助没有开窍的人,可是他绝对不会好像江湖师傅一般,藏着掖着,留一手留几招,怕徒弟超过师傅没饭吃了。他们不干这种事。
他们大道至简,喜欢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去随机缘助人进步。给人启发。干这些事犹如吃饭喝水那么平凡正常,他们不以为这是什么功德,这只是本能的最应该做的一件事。
他们一不会为这种事情犯愁,觉得世道不行,唉声叹气。他们也不会偏执门户之见,非要这样不可,我的就对,其他人都是旁门左道。
他们随着各种人的机缘,做各种方便法行教化。也许不一定在课堂上,不一定在镜头前,不一定在自媒体上,也许就在生活中,偶遇中,在各种不可思议的方式中。
哼哈二将听到此处,哼哼哈哈地,开始兴奋起来。老道长呵斥道:哼哈,你两个老实点。
第八、开了心窍的人、不道貌岸然,不俨然为师、平实自然、宁静祥和。
开窍之人,绝无世俗所谓道貌岸然之相,非要扮演一个大师模样,那绝不是开窍之人,道貌岸然是个有企图心的外相,因为他不道貌岸然,你不会被他迷惑,所以开窍者平凡的很,自然的很,
自然而然,说的话随机随缘,不刻意非要你非懂不可,他们不会像某些专家学者一般歇斯底里给你批判和争辩,他只是平淡静静地将智慧流淌出来,你看见了自然受益,你无缘,看见也是白看。
他们不俨然为师,其实有时候厌烦做老师,他们做老师,实际同时也在修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讲这一套,他不烦也是修啊。
开窍者的宁静祥和,由内自扰自然体现,不做作不刻意,毫无虚伪可言。他们谈佛,不仗佛欺人,他们说道,不倚道卖道。
你在他们面前,自然可以感受到那股宁静祥和的慈悲磁场,磁场和气场和眼神,这三样绝对骗不了人。
第九、开了心窍的人、不二元对立、不着一头、言行坐卧皆在圆满中。
开窍的人,不偏执二元论,不陷在所谓逻辑思维里,这叫透不过,透地过,就是万事万物都不偏执了。没有什么一个理、一个点,是可以偏执的。
他们为什么可以做到始终在中道,连中道都不执着呢,就是说,长处清静,却连清静都不住,因为他言行坐卧都在圆满里了。
都在无为里了,对任何有为,包括无为,都不会有执着。
第十、开了心窍的人、如水如云如大地、一丝不挂。
开窍的人,无迹可寻,什么叫无迹可寻,不是说他走路没有鞋印,去哪没有交代。GPS还是可以找到他的。
无迹可寻是因为啊,他不粘滞,他自然,他行云流水,随缘就势,你看那水,哪有一定的痕迹可以理得清,有的入海有的上天有的下地,随缘就势。
你看那天上的云,哪有痕迹可循,一会是圆的一会是扁的,随风而走,遮月蔽日,随用而成。
犹如大地,有的高有的低洼有的坚硬有的松散,有的肥沃有的贫瘠,都是自然分布随用而成。
这叫做啥?这叫做:返璞归真。
又叫做自然。
这样的人,一丝不挂,不是说他不穿衣服啊,是说他的心啊,一丝不挂,顺滑的很,为啥,窍开了啊,没有挂碍了。
我和哼哈二将听到此处,都忍不住跳起来拍掌,哼哼哈哈地喜不自胜。
老道长笑道:我说的都是戏话废话闲话,你权当中暑了消消暑,不要当真。天色也不早了,赶紧走吧,山下有好多好馆子,好好去吃一顿清淡的饭菜,休息休息。
我只好告辞,他又要哼哈二将送我出林子。一路二猴哼哼哈哈吱吱呀呀地把我送出林子,方才回转。我一抬头,天边已经晚霞初露,一天的暑意已经尽化作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