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了,火了!
望着眼前10亩丰产的辣椒地,遵义椒农杨盛全盘算出了一笔“好账”——每天采摘上千斤鲜椒发往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连续5年订单,年收入超过5万元。
另一边,贵三红公司8条自动化生产线连轴运转,不仅“转”出干辣椒、泡椒、油辣椒等数十个品种的辣椒制品,也“转”出了1.5亿元的年产值。
↑贵州省贵三红食品有限公司琳琅满目的辣椒产品。黄霞摄
遵义山水孕育出的优质辣椒只是当地优质农产品的一剂“调味料”。从田间地头走进生产车间,继而“走俏”消费市场的还有诸多贴上“绿色生态牌”的遵义特产。
农民增收不断,农业接二连三。
快,再快!
去年底,省委发出“大力推进特色食品工业发展,努力把我省打造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工业基地”行动令;今年,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对紧扣“八要素”、落实“五个三”、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六个转变”,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作出了周密部署,不仅为贫困县全部出列的遵义找准了依托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的抓手重点,更是其将农村产业革命进行到底的可贵机遇。
↑赤水金钗石斛加工前进行鲜条清洗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遵义以“四新一高”为引领,寻求绿色食品工业的快速突破,不断延长产业链、利益链上的收益,让农民生活更加富裕、收入更有保障、脱贫更可持续。
首捷——“遵义生态牌”吸粉又吸金
“加上前几天出口的20吨红茶,公司目前已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茶叶达吨价值近万元。”8月3日,说起茶叶的好销量,凤冈黔雨枝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老板任斌一脸满意。
遵义因为“金叶叶”赚得盆满钵满的岂止任斌一家。今年,仅凤冈县出口茶叶就达多吨,金额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左右。全市茶叶产量、产值、销售、出口均实现逆势增长。
翠绿的茶叶俏销四方,红红的辣椒惹火一片。
↑中国辣椒城内,当地群众正在筛选辣椒(新蒲新区融媒体中心包福兰摄)
在位于遵义新蒲新区的中国辣椒城交易区,辣椒经纪人陈顺国在鲜辣椒即将全面上市的最后档口,将仅剩的10吨干椒剪把装袋,随着辣椒发往成都,24万多元即可进账。
“去年上半年的销售量20万斤,今年的销售量就是60万斤,比往年增加了两倍,辣椒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对这个产业信心十足。”作为遵义辣椒产业的“忠粉”,陈顺国看中的是遵义优质辣椒带来的高收益。
作为全国最大的辣椒集散交易中心,中国辣椒城不断推进辣椒产业全链条向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共完成辣椒交易额20亿元,进出口贸易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辣椒城正面(新蒲新区融媒体中心郑斌摄)
遵义本土面制品加工企业、遵义金紫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方便面也成了“抢手货”。
“藤椒面,肥肠面都成爆款,几乎卖断。”该公司董事长吴凝说,没想到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食品加工企业还能闯出一片新天地,上半年达到1.5亿元的产值,比去年同期翻倍,预计年产值突破3亿元。
↑遵义本土面制品加工企业、遵义金紫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方便面也成了“抢手货”。黄霞摄
视线往北延展,同一方遵义山水孕育出了另一出“神奇”。
↑习水中央厨房加工正在加工麻羊
“产品的原材料就是麻羊,经过加工形成口味多样的羊肉产品,方便又美味。”在习水县大安工业园区的黔北麻羊中央厨房里,各种盒式方便羊肉粉、火锅等休闲系列产品通过加工制作,继而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地,每年在这里加工、销售的黔北麻羊就多达10多万只,今年的产值预计可以达到1亿元。
“遵义生态牌”吸粉又吸金,酱香酒、半亩鸡、方竹笋等农特产品也是卖得出、卖得好、卖得远。上半年,遵义完成白酒产值亿元,农产品销售额达25.8亿元。
“遵义纵深推进产业革命,打造了一批致富产业,助推了群众增收脱贫。但仍然存在产业规模不大、覆盖面不广、产业结构不优等问题。”认清形势,深剖问题,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说,如果“小富即安”,那这场革命就无法进行到底。
↑谢坝乡坝区全景图
跑起来,大胆试,勇敢闯。遵义持续深入践行“五步工作法”、牢牢把握“八要素”,按照“四新一高”思路,以农业八大主导产业为重点,以坝区为突破口,着力打造一批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可持续的产业,让“优势”升级,让增收加码,让农村产业革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追击——“比较优势”转为发展胜势
一粒朝天椒,一杯遵义红,一山红高粱。
遵义无论是种养出来的,还是酿造加工出来的东西,都是绿色的,生态的,干净的。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一定的市场品牌效应“造就”了遵义独特的比较优势。
而今,这份比较优势正在朝着发展胜势快速转换。
对遵义而言,既要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要立足“”看遵义,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到遵义会议胜利召开周年时,现代化水平领先西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是必须夯实的支撑和根基。
面对山多地少的地理条件,仅依靠农业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并非易事。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让农业连上二产、三产,方能产生更大的带动效应、更高的经济效益。
“培育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发展新模式,形成新业态,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在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征途中,遵义市与时俱进提出的“四新一高”发展思路,逐步打通产业延伸的“堵塞点”和产业拓展的“疼痛点”。
全市个坝区预计年产值60亿元,小小农产品成就大产业的精彩故事不断上演,茶叶、辣椒、蔬菜(食用菌)、中药材、酒用高粱、生态畜禽(渔业)、竹子、花椒(含刺梨、油茶)等八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正快步实现高效益。
农业发展势不可挡,食品工业效益凸显。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遵义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底气
赤水河畔星罗棋布的白酒企业携手共赢,亿元级白酒企业就达21户;掩映在上百万亩茶园中的多家茶制品企业,每年交出加工总产值超过百亿元的成绩单;40余家辣椒制品及加工企业,年加工规模50余万吨,年加工产值约40亿元;上百家粮油、休闲食品等食品加工企业,产值同样不容小觑。
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销售市场,作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关键环节、产业链中带动力和辐射性最强的核心环节,食品工业已成为遵义市农业蜕变、结构调整、产业精良的强力引擎。
乘胜追击。借助农村产业革命的良好态势,遵义依托为卖而种、为卖而养蓬勃发展起来的各大主导产业,把资源禀赋、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胜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全国优质绿色食品产业基地,推动农产品生产大市向绿色食品工业强市转变。
有基础、有优势、有希望,发展绿色食品工业,遵义万事俱备。
突围——绿色食品工业大有可为
不把“叫好”的绿色原材料加工成“卖座”的绿色食品,让更多的人品尝到“遵义味道”,那再好的农产品也“仅供观赏”。
“发展壮大富民产业,带动群众稳定增收,抢抓贵州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工业基地发展机遇,遵义发展绿色食品工业大有可为。”遵义市委副书记、遵义市人民政府市长黄伟说。
↑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的运输车整装待发
为此,遵义市出台了《中共遵义市委关于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工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围绕绿色食品工业聚焦破题,向初步建成全国优质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全速迈进——
坚持规模化发展,在产业集群上求突破,建成千亿元级园区1个、百亿级园区3个、十亿元级园区4个以上;
坚持融合发展,在产业链条上求突破,力争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
坚持食品产业标准化发展,在产品安全上求突破,形成全覆盖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
坚持品牌化发展,在市场份额上求突破,力争新增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0个以上,检验检测中心2个以上,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件以上。“遵义绿色食品美好生活餐桌”形象品牌叫得响。
破,是战略。
干,方能制胜。
寻着遵义辣椒香味而来,入驻遵义市新蒲新区的遵义德庄辣椒科技文化产业园正“酝酿”着一番大事业——智能化生产线已投入运转,奔着年产量吨火锅调味品、产值2.5亿元的目标,构建涵盖辣椒种植、加工、营销、贸易、科研、检测、餐饮、物流、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全产业链。
↑遵义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分拣蔬菜。黄霞摄
用最强“智慧大脑”精准产销对接,解决汇川区14个坝区销售问题的遵义市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不满足于将农产品配送进机关、学校、医院、超市,卖到成都、重庆、长沙等一线城市,绿色农产品深加工提进发展第一要务,硬件设施加快建设。
依托资源优势,遵义白酒制造、精制茶加工、辣椒制品、生态畜禽肉及肉制品加工、以竹笋和食用菌为重点的蔬菜加工、调味品制造、地方优质食品加工等七个行业正在进行一场抢占绿色食品工业市场份额的“大比武”。
这场“大战”背后,是遵义市产业基金、企业发展、招商引资、产品品牌、食品园区、科技创新、质量安全、“第一车间”及配套产业、市场营销等政策措施的强劲支撑。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
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都将在绿色食品工业的持续推动下,加快融合,加速转变。
遵义发展,好戏连台。
审核:邹杰
来源:天眼新闻
编辑:蔡乾军、陈开艳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