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坭坝南天门战区幸福满群关不住一缕笑意

习水县南天门村新时代乡村文化大院建设始末滴哒!滴哒!   滴哒!滴哒!   滴哒!滴哒!   ……     11月30日,星期五,习水县坭坝乡南天门战区   寻找   手机里的笑声源于一次吃醋   将视线匆匆移向手机,视频中的罗吉宇站在前排,挥舞着灵巧的手臂,三组的村民踩着动感的旋律,不时有小孩从各自的家门跑出,奔跑的步伐里也带着兴奋的韵律。     “盼罗部长盼了很久了。”罗吉宇到三组教村民跳舞,村民张登书如释重负。一个月前,三组部分村民联名向南天门村写了份申请,“为了丰富村民业务文化生活……大家讨论成立村民健身队……希上级领导准予开展,并进行有关资助为盼!”村民的期盼里最重要的资助就是罗吉宇的辅导。   罗吉宇担任宣传部副部长前,担任习水文化馆馆长十多年,在习水县,无数舞蹈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文艺团队都希望能得到他的亲自指点。     南天门村的村民也不例外。9月,一张罗吉宇在新时代乡村文化大院与群众一起打钱杆的照片在南天门村村民间传递,一股“醋意”也在三组村民心中堆积。三组的村民一合计,“我们也成立一个文艺团队,别组能干的事我们也能干,别组能请的罗老师我们也能请。”张登书成为了三组文艺团队的负责人。宣传部的帮扶干部丁访坤、村里副主任万飞主动介入,与三组一起并肩战斗,宋仕涛发动中小学美术老师,镇干部曹正刚为他们书写绘画文化墙,三组建设的楠竹不够了,二组村民穆老四主动支援,让出土地建广场、砍下枯树当旗杆、整治周边美环境、跳起舞蹈提精神……干部群众齐心,文化大院的工作在推进,请罗吉宇教跳舞的事却没有进展。   “罗老师终于来了,怎能不高兴?”在罗吉宇教跳舞的视频里,张登书的笑声最大。   追寻   醋味的源头来自南天门五组   照片在那里?   经过多方寻找,那张让三组“醋意”大发的照片终于找到,照片上,罗吉宇钱杆斜指,钱杆的另一头与提起的脚侧碰触一起,眼睛刚接触到照片,耳边就听到一声从照片里传出的铜钱的脆响。   时间?地点?   追寻“醋味”的源头,和陈芮一起看视频的干部显得有些急迫。   9月3日。   南天门村五组。     照片上艳阳高照,照在人身上很暖。拿着这张照片到五组去还原场景,却无论怎么也找不到照片上的样子。只见貌似有点像的坝子边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排列得整整齐齐,旁边红色的“乡村振兴”大字,像火苗,贴在墙上,燃烧在村民的心里。“从9月到11月,近两个月时间,变化不会这么大!”打开南天门战区交流群,想要确认文化大院的地点,却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五组的人和事感动我!为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设新时代乡村文化大院,村民们无偿拿出土地且投力投劳修建小广场,打工回家休假的李波放弃休息时间主动参与其中,村民简军主动发挥特长为村彩绘文化墙,家家户户主动拿出老物件,穆国书搬走寿材让出房间作活动室……帮扶干部带头,队长来了,男女老少都来了,现场火热的劳动场景着实令人感动!”罗吉宇有感于火热的场面,写下了这段话发到群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就应该脚踏实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这段话的下边,宣传部帮扶干部罗少伟手握工具,平整石壁的照片、群众一起手握修建小广场的劳动场景、在农耕文化展平台旁边比划的南天门村指挥长宋仕涛……无数照片下,无数个竖起的大拇指都在证实,干群同心,齐心共建,发生着许许多多变化的地方就是五组的“文化大院”。   溯源   酿醋缘于对文化种子的呵护   “这样的变化里肯定有故事。”     好奇的干部坐在计划用于南天门农耕文化展的石磨上,听起了故事。听说五组有特别会打钱杆的人才,罗吉宇特意买了钱杆和村里的干部一起送过去。拿到钱杆,老党员陶品忠爱不释手,在阳光的映照下,钱杆的装饰品变得更加金黄,连人也变成金黄的了。   “钱杆给你送来了,你们要打起来。”   “打起就打起,我还干得来哈!”   “过几天派你们到镇里去表演。”   “去就去,只要练哈,谁也不怕!”     门牙掉光的穆定仙老人捡起钱杆唱起了帮腔,一起送钱杆的帮扶干部、村里的同志一起加入进去。穆定仙老人那跑气漏风的唱腔惹得众人哈哈大笑。“村里要举行第二届农民文化体育活动周。”五组的11名村民个个报名,“为了好排练,我们只需要10个。”   “谁不去?”   “自愿退出或者群众投票选。”   “选就选……”看到大家态度坚决,宣传部帮扶干部罗少伟提议,“我们到三组借个村民,组成12个?”   提议得到大家的一直通过。文化馆张宇主动上门教授跳舞,文明办王文举背着手风琴亲自指挥唱歌……在南天门村第二届农民文化体育活动周上,12名队员齐刷刷地站在场上。   “钱杆落地两天响……”在活动现场,跳着钱杆舞的穆定仙老人笑得尤其开心,“感谢党的政策好,干部群众来帮忙……”   “吃饭了!”群众热情的招呼声打断了故事,只看见帮扶干部与群众一起搬运着弃用的农具,在农耕文化展的平台上,不少农具已经排列整齐。   文化大院正在被升级打造,按照习水县委要求,拟在南天门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试点工作,以道德有“礼”为主要抓手,健全完善道德评议会制度,新时代乡村文化大院将全面铺开。     故事远未停止,故事还将继续……通讯员向小东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徐春燕编审郑德忠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736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