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再走长征路第32天,贵州习水,习水县位于贵州、四川、重庆交界处,当年红军四渡赤水的第一渡,有两个渡口就是在习水县的土城古镇。
来到习水县土城古镇,我们首先探访了四渡赤水纪念馆。从这个模拟场景,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原本打算北渡长江的红军,在青杠坡遭遇激战,由于敌军的支援部队不断赶来,形势越来越不利,红军决定撤出战斗,西渡赤水河,这便是第一次渡过赤水。
习水县史志专家陈云坤:当年的赤水河比现在要宽,当时窄的地方可能都有一两百米,宽的地方有三四百米,所以在米左右的河面上要架一座浮桥的话,如果没有当地老百姓的帮忙,红军一夜之间要在多米宽的赤水河上架一座浮桥非常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胡蝶:由于一渡赤水是形势所迫,并非是红军原定的计划,所以如何在短时间内架好浮桥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老百姓的无私帮助给红军提供了很大支持。在四渡赤水这个纪念馆里,就有这么一座浮桥,它还原了当时浮桥的样子,桥底下是一条一条的船,而桥面基本是来自老百姓家中的门板和各种木材。
一渡赤水后,中央红军把敌军主力全部吸引到了川滇边地区,这时贵州兵力薄弱,中央红军迅速转兵往回,二渡赤水,再次向黔北进军,取得遵义战役的大胜,并在此后根据敌军军情的实时变化,又两次渡过赤水,最终甩掉敌军,跳出包围圈。四渡赤水被毛泽东称为自己军事指挥的得意之笔。
四渡赤水纪念馆馆长袁正纲:四渡赤水它就是在战略上极为被动的情况下,在红军远离根据地作战的背景下,以3万(多)人与40万敌军的兵力悬殊的情况下,逐步地取得了战略的主动权,它是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经典战例,是运动战的典范。
除了赞叹党和红军领导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我们在习水县土城古镇,还听到了一个让人感动的红军故事。
四渡赤水纪念馆讲解员吕相璇:何木林是江西人,在青杠坡战斗当中负伤之后,留在了土城,由于他的口音和咱们当地不一样,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也为了保护救他的村民,他就装成一个聋哑人在土城生活,直到解放之后,大家才知道他是一个老红军。
在当地老乡的指引下,我们在土城老街上,找到了老红军何木林曾经居住过的房子,现在他的儿媳林成英还住在这里,说起何木林装哑巴的故事,她记忆犹新。
老红军何木林的儿媳林成英:他江西的口音很重,所以他就装作哑巴,他都用手来比,如果一说话就要暴露他身份,而且影响当地的百姓,所以没有办法,他只有装哑巴,一直过了14年,直到解放他就开口讲话了。
新中国成立后,何木林被追认为老红军,但他没有对国家提过任何要求,政府给他发的公费医疗本,他直到年去世也没有用过一次。何老生前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去世后把他埋在他曾经战斗过的青杠坡,他要和牺牲在那里的多名战友永远在一起。
林成英:他就说他比别的战友幸运一点,被别人救了,多活了几十年,生没有跟战友们在一起,死了一定要跟战友们在一起。他一直说,他是红军,我们后代一定要发扬红军的精神,把红军精神传下去。
四渡赤水出奇兵,成就红军战争史的光辉典范,而在赤水河畔英勇战斗过的红军战士们,则用生命践行着为了救国救民而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