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城镇化是我省最大的内需潜力,必须坚持走以人为核心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做强中心、带动周边、辐射乡村,不断增强城镇人口承载力、内需带动力、发展竞争力。为深入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天眼新闻联合省发改委推出“聚焦新型城镇化”系列报道。本次选择的城镇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及“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让我们走进这些各具特色的城镇,感受其日新月异的发展。
5月25日,安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收到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安顺市成功申报国家“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将获得11亿元的补助资金,用于推进安顺市海绵城市建设。这是安顺市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动一例。
安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建设科科长杨剑说:“安顺作为省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代表贵州参加全国范围的选拔,在激烈的竞争中,顺利通过技术审查、线上竞选,申报成功,这为安顺海绵城市建设划上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笔。”
何为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且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获此荣誉,安顺凭借的是什么?
据介绍,作为山水园林城市,安顺市年降水量毫米,地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源头分水岭,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地城市,中心城区多座形态各异的山体和10余处湖泊为安顺生态优势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年起,安顺市就将海绵城市建设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期间成立了“安顺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心,将《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正式纳入立法计划,将海绵城市相关要求纳入土地供应、规划审批、竣工验收全过程管理;编制完成《安顺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安顺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等10余项专项规划,系统梳理山、水、城的关系,出台《安顺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等多项地方标准规范。
截至年底,安顺城区已建成道路、公园、小区、河道等海绵型示范项目52个,完成历史内涝点整治12处,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
海绵城市建设给安顺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对居民生活有些什么影响?为此,记者走访了城市中的小区、公园、绿地等多个海绵型项目,一探究竟。
走进安顺百灵虹湖湾小区记者看到,海绵城市理念设计项目随处可见,通过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等方式,实现自然渗、滞、蓄、净、用等多种功能,实现水循环利用。
“一下大雨就不敢出门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该小区居民刘立华说,过去,安顺许多老住宅小区还是有名的城区“看海点”。大雨淹、小雨涝;车辆熄火,行人涉水是常见的场景。
这些切实的变化,住在周边的居民看在眼里,这些改变与城市实施海绵项目有着密切关联。
娄湖生态公园。
时间回溯到5年前,安顺“两湖”之一娄湖生态公园,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的原因,湖边有0余户村民、近家木材加工小作坊,生产、生活混杂在一起,周边污水基本为自然排放,流进娄家湖,以致娄家湖库区水质为V类,综合治理和建设改造迫在眉睫。
年,安顺市启动娄湖生态公园项目。这是城市海绵项目之一,娄湖生态公园周边市政道路采用海绵方式建设,驳岸步道均采用透水材料,利用植草沟收集雨水,实现生物过滤。目前,娄湖沿途香樟、栾树、红叶李、紫薇等绿化树木已长成规模。亲水步道与景观绿道交相融合,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集散步、休憩和观赏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景观公园。
“如今的安顺出门便是景,娄湖更是为我们市民提供了良好的锻炼、休闲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我们很开心。”5月25日,虽是下雨天,安顺市民曹云还是和自己的朋友来到娄湖生态公园拍照打卡。
一处处黑臭水体变清亮,一条条易涝道路展新颜,这是海绵城市为安顺带来的神奇改变。杨剑说,获得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荣誉,是国家对安顺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肯定,接下来,将狠抓城市建设存在的短板问题,以海绵城市示范要求为目标导向,以人为核心,全域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有序实施海绵项目建设,从区域流域、城市、设施、社区四个层面干一片、成一片,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