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管护技术送到农户手中

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https://m.39.net/pf/bdfyy/bjzkbdfyy/
夏日炎炎,遵义市习水县九龙街道黄木坪村有机高粱种植基地,微风吹拂,翠绿的高粱在阳光下随风左右摇曳,几位种植农户正在田间地头为高粱除草。“这离不开各个关键环节的专业技术指导,今年风调雨顺,高粱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看着自家的高粱长势良好,种植农户罗玉全十分高兴,他告诉记者,街道和村里常组织种粮户开展育苗、大田移栽、田间管理、成熟收割、干湿度等关键环节的培训,他学得很认真,也学了不少技术积累了不少经验,有时还受邀去帮助指导其他种植农户。“我们通过订单种植的方式,将订单面积落实到村到组到户,提前签订收购合同,免除种植农户的后顾之忧,今年共发展种植了余亩有机高粱。”九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吕平说,为保障高粱种植质量,九龙街道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和农技人员下沉,紧跟高粱种植的时间节点,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为群众的高粱种植提供技术支持。“大概还有25天,第一茬红椒就能采收销售了。”时下,正是辣椒增产增收的关键时节,这几天,官店镇三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江科利每天都到村里的辣椒种植基地查看辣椒长势情况,他告诉记者,基地采取“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实现辣椒和其他农作物的规模化种植,带动村里的群众就近就业,不仅增加收入,还能学习新的管护技术。亩余亩的辣椒基地里,一排排辣椒垄引人注目,一株株翠绿的辣椒长势喜人。“在基地每天能收入元,我还学到了不少辣椒的管护技术。”在基地为辣椒施肥的三星村村民桑仕富告诉记者,以往自己种植辣椒,最多就施肥除草,像剪枝疏果这些环节从来没干过。在的醒民镇响应村,成片的齐腰的禾苗绿意浓浓,正在抽穗和灌浆的稻谷低了头,弯了腰,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荡起阵阵稻浪,种植大户汪永秋正在自家田里查看稻穗长势。“俗话说,庄稼长得好不好,三分靠种,七分靠管。”汪永秋告诉记者,镇里的党员干部、农技人员组成的服务队经常都会到田里来指导,有时候县里的农技专家也会来,为农民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手把手教授如何科学选种、育苗、插秧、施肥、防病虫害等,通过理论加实践,让自己了解到很多水稻病虫害及时对症防治,关键时期管护要点。“镇里的农技人员一周都要来几次,县里的蔬菜专家也经常都会来指导。”说起农技人员送技术上门,习水县星曼农旅有限公司负责人袁远立也深有感触,在习水县民化镇沙溪村高标准农田一河一带蔬菜保供基地内,几位群众正在忙着将采收刚刚采收的蔬菜装车。看着自己承包的亩蔬菜长势良好,袁远立十分高兴,他告诉记者,有了专业技术在关键时刻加持,基地种植的蔬菜不仅产量高,还品相好,销路也变好了,他还带动好几名附近村民长期稳定在基地务工。今年,习水县农业农村局围绕优质稻、有机高粱、蔬菜、辣椒、食用菌、古树茶、稻+等产业,专门抽调党员骨干、农技专家成立了多个专业技术团队,对镇、村农业技术人员、经营主体、种植养殖大户、农户等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到田间地头实地技术培训指导,结合技术要领进行现场教学,培养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锐意创新,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发展专职骨干队伍和职业农民。并在此基础上,以村为单位,选择主导产业,在种植养殖管理关键的季节、环节,通过召集群众会、现场会、田间培训、村级集中培训,为该县优质稻、有机高粱、蔬菜、辣椒、食用菌、古树茶、稻+等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带动全县种植养殖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提升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柳编辑江佳佳二审杨红三审李玲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771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