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申云帆
漫步仁怀市茅台镇,浓郁酒香扑鼻来。穿城而过的赤水河清澈见底,缓缓流淌。
因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良的水质,赤水河流域不出百里便有好酒,60%的中国名酒汇集两岸,享誉世界。
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而东下。
这是长江上游唯一一条未受污染、未被开发的支流,自南向北,流淌在贵州莽莽群山间。
蜿蜒数百里,绵延数千年,赤水河不仅记录了川盐入黔的传奇,见证了四渡赤水的英雄战役,也叙写了沿岸人民的生活变迁。
人类文明总是与河流息息相关,数百年前的赤水河畔,因自然物产资源丰富,吸引一辈辈古人迁徙而来,繁衍生息。
然而,赤水河流域两岸陡峭,多险滩急流,古时因交通闭塞,与外界沟通不畅,从山间羊肠小道将物资运出去,困难重重。
史料记载,清乾隆八年,贵州总督张广泗深感川黔物资运输之难,倡导疏通赤水河发展航运。
赤水河航运的兴起,促进了川黔两省人员物资来往,带动了沿岸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落户在沿岸码头,一个个城镇由此萌发。
从赤水城区出发,经习赤公路沿赤水河畔逆流而上,便来到了沿河而兴的丙安古镇。
前人凿出的纤夫石、崎岖蜿蜒的运盐古道、旧迹斑斑的双龙桥……这是川盐入黔的重要码头之一,也是昔日赤水河中游出名的大险滩。
旧时盐工、船工从川入黔,都将此处选为泊船地,镇上大大小小的茶馆内,商贾如云,围坐喝茶,谈天论地。
“小时候听老人说,那些年丙安古镇人来人往,船只来来去去,周边的酒馆茶馆常常聚集着五湖四海的人。”古镇居民王明龙说,过去船工的号子声在赤水河上空盘旋,商人们累了就歇歇脚,一来二去,镇上的茶馆便成了东西南北人们交流文化、分享经历的场所。
“当年红军在穿风坳一夜急行军,成功甩脱了敌人的围剿,随即快马加鞭支援复兴场战役……”革命的硝烟已飘散在历史长河中,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河波澜壮阔的历史,仍是今天古镇居民和游客在茶坊酒肆津津乐道的故事。
“历史虽已远去,但却给今天的我们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王明龙说,古镇已有上百家商户乘着红色旅游的东风,在家门口发展起了小产业。“过去,我们的农产品只能卖给当地人,现在不一样了,来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产品不愁销,生意和生活都越来越好。”王明龙说。
因河命名的赤水市,地处川黔两省交界处,占地约平方公里,近70%的山地面积由色彩明艳的丹霞地貌构成,拥有中国面积最大、最典型的青年期丹霞地貌群。
年8月2日,是赤水人民的一个好日子。
那一天,赤水丹霞与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等6大著名丹霞地貌景区组合成为“中国丹霞”,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通过表决,成为我国第8个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过去赤水路途遥远,丹霞名气小,不成体系,邀请人来玩都要费不少功夫,申遗成功对于赤水市未来的发展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时任赤水市旅游局局长的吕平亲自参与了赤水丹霞的申遗过程。他说,申遗前,赤水丹霞景区年收入在万元至万元之间,申遗成功后,赤水丹霞景区名扬四海,景区的年收入最高时达到了3.4亿元。
随着赤水河流域丹霞地貌正式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赤水市党政部门和老百姓形成共识: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一时一地的增长。
从实际出发,赤水市利用自身的生态资源与优势,探索了一条“生态立市”之路:全域竹浆纸制品从优到强,竹木家具从无到有,绿色食品加工从小到大,旅游发展多点开花。
生态保护好了,经济不但没有“滑坡”反而增长强劲。年,赤水市成为贵州省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年赤水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2.51%,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是年的1.8倍。
曾几何时,赤水河是当地渔民家门口的“聚宝盆”,每天只需忙碌几小时,年收入便能轻松过10万元。然而,长期过度捕捞造成了赤水河流域生物多样性指数的持续下降,渔业资源逐年衰退,影响到了长江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安全。
作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年末,原农业部发布《关于赤水河流域全面禁渔的通告》。
年1月1日,赤水河流域(遵义段)率先在全国实施退捕禁渔工作。
习水县土城镇群峰村村民钱洪江,放下陪伴自己26年的渔网,退捕上岸,成为一名酿酒工人。“一开始听说不捕鱼时还很迷茫,但现在看来,上岸不错,不仅生活安稳,环境也变好了。”
夜幕降临,搁在过去这个时间,钱洪江该出门去收网了。现在他站在河边,看着这条如家人一般熟悉的大河,感慨道:“以前河面上只见渔船不见鱼,现在站在岸边,视线好时都能看见鱼儿在水面跳跃,水可干净了。”
据长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调查,目前赤水河流域共有鱼类种,种群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华倒刺鲃和白甲鱼等大中型鱼类的种群小型化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
年2月,云贵川三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加强赤水河的保护,率先在长江流域建立第一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形成了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流域保护和治理长效机制。
去年5月,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和各自省份的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并于7月1日起同步实施。这是中国首个地方流域的共同立法,赤水河流域的治理和保护有了最强的法治保障。
据省生态环境厅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年,赤水河流域干流水质总体达到Ⅱ类标准。年,7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为%,赤水河流域水质持续稳定,水环境质量进一步稳定趋好。
山川开阖,苍莽千里。
蜿蜒流淌的赤水河,从高原而来,向长江奔去,在一个个城镇间萦回低吟,跌宕起伏,在浪急滩险的涌动中,它裹挟着厚重的历史,如耀眼的液体诗行,叙写着沿岸城镇百年的变迁,承载着两岸人民对未来的希望和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