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民画师,用钢笔记录乡愁贵阳晚报

最近,习水县农民王林刚有点“火”——他几十年如一日,用钢笔画家乡老屋、老树和人文的故事。这位从未卖过一幅画的农民画师,被称为“乡愁记录者”。在他的作品中,真实记录了习水县上百座老屋、传统村落的面貌。

潜心绘画至今未婚

从习水县城出发,进入杉王街道办事处羊九村,再穿过几道山沟后,到达水库边一处木房院落。50岁的王林刚和家人就住在这里。

因为喜欢绘画,也由于对初恋对象的怀念,王林刚至今未婚。

据称,年轻时,他在程寨镇的外婆家写生时,认识了一个年龄相仿的女子。两人相好后,还未及双方父母知道,这个很欣赏他的女子因病去世。

(村落、小河和红衣姑娘)

在王林刚的作品中,常能看到一个长辫子的村姑形象。画中,这个女子或站在一棵老树下,或是走在村口的小溪旁,抑或是跟一个男青年依靠在木屋的廊道护栏上。

画中的女子是王林刚初恋对象的身影。“只有我自己知道。”他说。

“不是找不到女子,而是担心别人不能理解我。”他说,在农村,维持生计是头等大事。估计,很少有人能接受他对绘画的痴迷。

不说话的孩子用画表达感情

从8岁多开始用泥巴、瓦片,在墙上、地上“涂鸦”,王林刚的画龄有40多年了。但是,他从未卖过一幅画,只有几幅画被人推荐到杂志上、县里的画册上刊登过。

9岁以前,王林刚不会说话,被称为“哑巴”。“我就用画画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说,当时喜欢画天上飞过的飞机,画在村外公路上看到的汽车,画家里的鸡、鸭。

(王林国在绘画)

父亲觉得,儿子虽不会说话,但很聪明。于是,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带着他四处求医问药,希望帮他“开口”。

后来,一位老中医治好了王林刚的“哑症”。他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去上学了,但依然喜欢画画。初中毕业时,他曾打算考师范美术类专业(当时中专录取分数线远高于高中),因差了几分,未能如愿。

百余幅钢笔画记录浓浓乡愁

王家的木屋,有个阁楼,那是王林刚以前的住处。阁楼一角,堆满了他的画稿。墙上,也贴着一些画稿。

(村落、小河和红衣姑娘)

“这是在程寨镇石门村,上世纪90年代画的,这个老屋已经不在了;这是在东皇镇画的,老房子还在……”翻出画稿,王林刚对每幅画的创作地,以及被画对象的现状,大多有了解。

(这是王林刚画的程寨镇的一处老屋)

据称,王林刚这些年画过的老屋、老树很多,他自以为较好并保存下来的,大约有幅。“感觉不好的,都丢掉了。还有的,送给谈得来的人了。”他说。

现在,偶尔有村民感慨“都记不起老屋样子”时,他会很自豪地说:“你家的老房子,在我的画里面还能看得到”。

为什么专画老屋、老树,画旧时的乡村?王林刚说,这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记录。“我生在农村,长在老屋,我对它们有感情。”他说,老树则是生命和岁月的记录者,也是乡村的地标之一。

“等经济条件再好些,我能记录更多的乡村故事。”他说。

年底,王林刚就要满51岁了。他的愿望,是想有间工作室,还能把这些年的作品,装裱起来保存,去画更多传统村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和几个哥哥、弟弟一道,把村邻们撂荒的20多亩田土,都种上了水稻、玉米等。

记者:黄黔华编辑:兆赫审校:陈旭签发:安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02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