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人武官兵迷彩飞扬战贫困金台资讯

“有时向东、有时向西、有时走大路、有时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的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在四渡赤水纪念馆里珍藏的一份《红星报》上,记录的这段话,成为习水县人武部官兵战贫困的智慧源泉。

“脱贫攻坚战鼓急,清晨入农家,披星归营帐……”瞄准靶心,精准发力,习水脱贫攻坚战场上迷彩飞扬。

端水护苗。习水人武部供图

意定志坚脱贫战场迷彩飞扬

钻山沟、破荆棘、寻觅水源点!

挖沟渠、建水窖、安装水管道!

抢晴天、战雨天、铺平致富路!

回忆这几年年,习水县委、县政府以各镇、乡、街道办为“战区”,层层签订“军令状”,官兵们与帮扶镇村(组)干部、职工、群众一道,同吃、同住、同商量、苦干、实干、全力干,向深度贫困发起总攻,每季度召开誓师大会,组织外出学习借鉴成功经验,起早贪黑地战斗在危房改造、老旧房改造、人居环境整治、通村通组公路和连户路建设、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建设……

为解决群众住房安全问题,官兵们结合实际、先行示点、总结经验,全面铺开“战斗”。

为修建通村路、通组路,官兵们同贫困户一道争抢晴好天气,顶着烈日炙烤,挑灯夜战,无畏汗流浃背,无畏满身泥尘,扎实推进工程建设。

为推动教育扶贫,官兵们组织镇村干部、帮扶干部,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踊跃捐资,将一份份爱心奉献、传递,助百余名贫困户子女圆梦大学。

“为打赢结对帮扶镇村脱贫攻坚战,习水县人武部党委科学决策,统筹兼顾,经受住了‘人少事多’的严峻考验,帮扶工作采取‘脱产’驻村与‘轮班’驻村相结合的形式,做到部队自身建设与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两不误’。”回忆脱贫攻坚这段经历,习水县人武部时任部长范小勇印象深刻,“习水是四渡赤水的发轫地、主战场,这里的儿女们传承着革命先辈的红色基因,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

政策宣讲。习水人武部供图

多措并举瞄准靶心精准发力

致富是目标、产业是路径。习水人武部官兵同所帮镇村干部一道紧紧抓住产业增收这根牛鼻子,精准发力发展产业,只为取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开展脱贫攻坚以来,人武部按照“一长两短”、“长短结合”、“全覆盖”等原则,采取“四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打响产业提升战。

积极争取县有关帮扶单位和社会力量资助,在程寨镇大合水村、罗汉寺村、中心村等地建设苗圃基地、竹业有限公司、有机水稻加工厂、岩蜂糖养殖场、蘑菇种植场,带动周边农户余户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有效实施“基地农户”策略。

对接德康公司、万牛牧业、习水商会等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实行订单购销:种植有机红粮亩、有机水稻亩、有机红稗亩;养殖生猪头、肉牛头;发展2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27户,10头以上的养牛大户36户,全力抓实“企业农户”路径。

组织石门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天堂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户以土地、劳动力入股,种植脱毒马铃薯亩、辣椒亩,50亩以上的连片青菜、包菜5片,统筹推动“村集体经济农户”办法。

依托县城蔬菜批发商等专业个体商与中介机构、流通组织,衔接县城蔬菜批发市场、学校等大单位食堂,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实施稻田养鱼亩,种植葱、蒜、豆类等有机蔬菜亩,精准发力“专业个体商农户”战术。

“打工有工资,年底有分红。”回龙镇洞湾村村民杨朝伟每年收到1万元的股份分红时,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几年来,习水县人武部先后投入帮扶资金余万元、投入兵力3余人次,资助结对帮扶镇村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强村委办公阵地建设,推动集体经济发展,有力夯实了决胜脱贫攻坚的基础。

抓实抓细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能有今天如此好的生活生产条件,我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程寨镇罗汉寺村下瓦房组刘应华站在白墙青瓦的房舍前,说着掏心窝子的话。

刘应华71岁那年,患类风湿慢性病;长子汤得民50岁,文化低且有轻微智力障碍,至今未婚;次子汤得进41岁,患有癫痫病,无生活自理能力。一家母子3人住在一幢房顶漏雨、多处裂缝的土墙房里。缺劳动力、缺发展资金、加上疾病缠身,家徒四壁。邻居们发出疑问:“她家怎么也不可能脱得了贫?”

在人武部官兵与当地镇村干部的帮扶下,以加固维修办法助其解决安全住房;对其家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开展技能培训、助其申请“特惠贷”建圈舍养猪,捐助肥料等物品助其发展生产;落实低保、养老保、慢性病救助、产业补助等帮扶措施,生活越来越好。

罗汉寺村一位姓余的老人对党的政策同样充满感激:“要不是人武部帮扶落实党的好政策,他现在哪能搬出对面那座悬崖下偏偏欲倒的破旧危房哟!”

走近罗汉寺村公路傍一户崭新的安居房,只见一位年逾八旬、人武部副部长李家亮称他叫余老的老人,忙不迭声地向工作队同志打招呼,拉着他们的手亲切地道着感谢。

走在习水县人武部帮扶的程寨镇、回龙镇的山山水水间,类似刘应华家的30户贫困户全部脱了贫;乡村里昔日一间间墙倾裂缝偏偏欲倒的土坯房变成了靓丽的小楼房;一户户缺水的农家安通了自来水管道;村村发展起了集体经济、建起了文化广场;一条条小康路、连户路修到家家户户;家家有产业、户户不愁吃穿,昔日的一张张愁苦容颜绽放笑颜……不时飘出的音乐渲染着山乡的兴奋!(严古军刘远懋向小东)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13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