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道士民间仙人生活扫描上二十四桥

道士种梨

(一)

自古以来,道士就那么存在着:在闹市中,形同凡人的道士突然显露仙术,惩恶扬善;在大山里,雪后飘着几缕孤独的炊烟,道士呼吸天地精华……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作为道士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在城市里落拓,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

他们并不与时代脱节,有时却与季节脱节;他们有的喜欢集市之尘埃,有的赏玩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在重大事件中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他们是明清社会中受尊敬的人。

中国人一直很崇敬道士,没有人曾经对此做出过解释,也没有人要求解释。道士就那么存在了,从春秋战国的时候起,中国就已经有了道士。道士传统之所以能够延续,是因为中国人一向尊重过去,同时乐于当下,向往未来,而道士则保持了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神秘属性。

最重要的因素是它的精神传统。随着文明的发展,这个传统既没有被遗失,也没有被遗忘。恰恰相反,在中国,道士一直是人们最尊敬的人,因为道士或是神仙,或是术士,或至少超越芸芸众生。他们能够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听到其他人听不到的声音。

在明清时期,道士群体形态各异,他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有时凡人看不出其真实人生,有时在嘲弄世俗、惩治小人方面神龙见首不见尾,他们有的出现在《聊斋志异》,有的出现在《子不语》和《阅微草堂笔记》,令人心向往之。单是《聊斋志异》的道士群体,就已经分外生动了。

第一篇故事《种梨》,具体的朝代,具体的地点都是没有的。一个乡人在集市上卖梨,一个道人向他乞讨,他不给。有人看不下去,买了梨子给他。道人吃完后用果核加上开水种出了树,把满树的果实分给大家。道士走后乡人发现,自己的一车梨子没了。再去找道人,却找不到了,回去后被人耻笑。

这位道士,身手不凡,用无中生有隔山取物移花接木暗度陈仓等手法,把乡人车上的梨子转移到自己的树上,再摘下来送给大家,让吝啬鬼吃了大亏,让旁观者出了闷气。一粒梨核,种到土里,转眼就开枝散叶,结出果实,这是神仙才有的本领啊。正如清朝人诗中所写:任凭怪吝遍人寶,天道原来是好还。顷刻花开顷刻实,神仙游戏警贪顽。

原来在清朝人眼里,这位道士是一个神仙。种梨的其实是神仙游戏。道士身怀如此绝技,何愁没有梨吃?别说梨,他要啥有啥,无所不能。他的破巾絮衣,他的乞讨,都是故意装的,为的是检验人们是否有善心。对吝啬鬼,他当然不客气,并且借这个吝啬鬼以警示天下的小气之人罢了

真希望在现实生活中,多一些这样既有本又有仁心的道士。

(二)

当我们的祖先开始把他们对宇宙的理解写成文字的时候,有一个通用的字,这个字就是道”。为了修行,你或者找一块与世隔绝的地方,至少开始是这样的,但是重要的是要学会静心。一旦你能够做到这一点了,那么你就可以住在任何地方,甚至住在一个喧嚣的闹市里。

明清时期,道士的修行方式与春秋时期老子时候一样。人没有变;道也没有变。生活方式、修定方式、养生方式。仍然是一样的。

重要的是要过一种合乎正道的生活,这是修行的基础。戒律就是你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戒律使修行成为可能。如果你对自己不作要求,修行就会一无所获。要做到这点,不一定非要出家。如果你不持戒,出家没有任何好处。

第二篇故事《崂山道士》,从秀才学道讲起。还是没有时间地点。一个年轻慕道的人,称之为王秀才,他在崂山碰到了一个仙人,他凡人眼拙,看不出来仙人试探他,他娇生惯养,吃不了苦。即使是仙人以法术暗示他,他依然不是成材的料,他羡慕仙人在会客时表演的美轮美奂的法术。最终仙人教授的一招穿墙术,他回家去稍微一卖弄,就不灵验了,以失败告终。

在王秀才眼里,做神仙,确实好,剪个纸片就能像月亮一样发光;取个酒壶就像自来水一样滔滔不绝地往外倒酒,扔一根筷子就能变成嫦娥翩翩起舞,念个咒语就能穿墙而过。

而在这背后,是神仙的修行和法力。

王秀才心术不正,怕苦怕累,却想从神仙那里学到真本事,确是痴心妄想。

道士做得对,对好弟子,应该用心栽培,传授真本事;对坏弟子,应该留一手,让其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否则,流氓会武术,谁也挡不住,天下还会有好人的活路吗?

(三)

在当代,我们往往将老子当成是一位哲学家,而不是一个宗教的创始人。

在明清时期,老子与宗教是不可分的。我们的祖先一直相信道,这种信仰促使他们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宗教修行方式。古人讲求身体力行,老子会口中谈道而不信道或修道吗?他知道,宇宙中的一切都来自于道,离开道是不可能的。那时候虽然还没有一个有组织的宗教,但是道是一样的。

道士修行的目标,就是这个宇宙的目标。宇宙的最高目标,就是“无”。“无”的意思就是回归。无是道之体。不仅人,动植物和一切生物都是这个“无”之体的一部分,都是由这个“无”之体所构成的。

人的本性与天的本性是一致的。天生万物,而万物都朝不同的方向运化,但是迟早它们会回归于同一个地方。一切事物与“无”都是一体的。宇宙间再没有第二个东西。

实证这一点,不仅是道教的目标,也是佛教的目标。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变化。道教徒和佛教徒寻求的是那不变的东西。

这就是道士不追名逐利的原因。他们寻求的只是“道”,就是我们生于兹、回归于兹的那个“无”。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与这个自然的过程融为一体。

第三篇故事《鞠药如》,这是《聊斋志异》最短的故事,没有之一。有一个叫鞠药如的青州人,妻子死了之后,便离家出走了。几年以后,他身穿道服,背着蒲团来到家乡。在家住了一宿想走,亲戚族人硬留下了他的衣杖。鞠乐如推托随便走走,到了村外,屋里的衣杖服具,都冉冉地飞了出来,随他一块而去。

故事虽短,却要素齐全,情节完整,充满悬念,余味无穷。

表面看,这是一个外出闯荡者回乡探亲的故事,却又不像一般省亲故事那么简单。

比如说,鞠乐如的老婆当初是怎么死的?故事中说,老婆一死,他就“弃家而去,这里边有什么隐情?故事中没说。这些年他在哪里生活,为什么成了道士?故事中没说。他长途跋涉,带什么不好,为什么要带一个蒲团?故事中没说。乡亲们热情挽留他,他为什么非要离开不可?故事中没说。他究竟使用了何种法术,才使个人用品悉数从村中飞到村外?故事中也没说。

总之,道士鞠乐如是一个有秘密的人,有法术的人,有追求的人,他与常人有本质的不同。

(四)

明清时期,这么多活跃在人间的道士,是如何达成得道目标的呢?

这个事情是分阶段的。成功有多种层次,达到目标是很难的。但是一旦道士把这个作为自己的目标,那么他只要不停地走,一步一步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修行。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但是目标是一致的。这个目标就是成仙,回归道之体。

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修行,最终一定会成功。在佛教里,觉悟是主要目标;在道教里,觉悟是次要的。觉悟后还要继续修行,直到逐渐地、非常自然地与道融为一体。如果此生没有成功,那么下一辈子还有机会。但是不修行的人就没有机会,他们的生命就此终结了。道士修行就是要修成个长生不死之身,临终时它会从肉体中分离出来。老子在他成仙的时候,也把自己的骨骸留在了那里。

因为道士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要与道融为一体。

大明湖冬季荷花

第四篇故事《济南道人》,另一个名字也叫寒月芙蕖,因为蒲松龄一生去往济南应试多次,除去少年时期的成功外,其余多铩羽而归。他的内心,是希望幻化成真人不露相的道士的。

本篇由三个小故事构成,一是巧吓无赖子,衣带幻为巨蟒,吓住了无赖子;二是“严冬摆花宴”,在朔风劲吹的大明湖凭空宴请,荷花盛开,亭子温暖如春;三是恶搞贪暴官,惩罚了济东观察。

从现代人的眼光看,济南道人是一位魔术大师。他能巧施妙技,把黄丝带变成大蛇;能无中生有,从墙壁里取出佳肴;能运用幻术,在冬日的大明湖上营造出荷花盛开的美景;能暗度陈仓,用别人的美酒招待别人的客人;能转移触觉,让施暴者自作自受这种种妙技背后有什么机关,或许连现代魔术师也解释不清,因为这不是纯粹的魔术,还有仙术的成分。

济南道人最令人钦佩之处,不是他的仙术,而是他的风骨。他本事很大,却甘于过清贫的生活,从不用奇术为个人谋利,更不用奇术骗钱。对于好奇心很重的官员,他待之以礼,慷慨大方,对方想要啥就给变出啥。但对于蛮不讲理的无赖子,对于既吝啬又残暴的官员,他则毫不客气,让他们吃尽苦头。

济南道人“幻梦之空花,大明湖万枝千朵,一齐都开;朔风吹面,荷香沁脑,小人乘舟去,见花在远际;渐至北岸,又转遥遥在南荡中,是近些年才出现的虚拟现实的超前反映,只是出现在故事现实中而不是电影院里。济南道士作法,在科技理念上的超前,不是十年八年,而是多年。

综上,人间道士,达成得道目标,不外乎几点:1.守正不阿的一腔正气;2.凛然风骨不畏权贵;3.平易温厚宽容隐忍;4.超然物外高蹈尘俗。

济南道士的种种做法,实际上是走在修行之路上。所以在故事最后:“从此道士离开了济南,不知去到哪里。后来有人在金陵遇上他,还和在济南时一个打扮。问他话,笑而不答。”济南道士告诉我们:修行永远在路上,修行就是长生,修行就是成仙。

(五)

在《楞伽经》中,佛陀说:“悲生于智”。在过去的五千年里,中国寻求智慧的个体们,不管他们把它称之为“’法”还是“道”——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寻找着它,有时候,他们在山里发现了它;有时候,他们在绝望时拥有了它。迟早智慧会生起慈悲。迟早道会来到世间。

把道带入世间的道士也被称作神仙。他们自己也承认,很少有道教徒能修炼到神仙那一步。《抱朴子内篇》作者东晋人葛洪说:学仙之事,万未有一,一世不过数仙人,能够腾云驾雾的天仙是很少的,例如活了岁的彭祖也未能升天。

成仙并非易事,但是有些人确实成仙了,尽管他们总是很难找到——只有那些确实不与其他人住在一起的人才能成仙。如果他们不是一起离开这个世界而飞到仙岛上去,那么他们通常都住在大山里、沙漠里和沼泽间。但是他们也喜欢去有人烟的地方的佛寺、市场和酒店:他们来人世间寻找可以授之以道的人,这时他们必须展示他们的本事。

第五篇故事《道士》,是一个极端恶搞的道士的故事。一个喜欢到韩秀才家混饭吃的道士,受不住冷嘲热讽,突然请客,山珍海味,觥筹交错,美女陪伴之余。被请的两个秀才,于天光大亮,梦醒时分,却发现不在梦幻豪宅而在破庙和茅厕之中。

故事里面的人物都不算正面人物,一个乡村土豪秀才,一个土豪的跟班秀才,一个没有正面意义的道士,共同特点是都喜欢吃喝玩乐。因为故事里将人物进行了丑化,所以,蒲松龄照例没有写韩生的籍贯。

这位老道,不知是何方神仙。他以一连串的恶作剧,警示两个凡夫俗子:不能以貌取人,不能斤斤计较;荣华富贵皆是虚幻,迷人美色无异于厕石。

身为凡人,你们要有自知之明,做事儿悠着点儿,别跟神仙比。有些吃喝玩乐、奢侈腐败的事情,神仙做得,你们却做不得。如此言传身教,精辟,深刻!

但是,道士的做法有点儿过分。两个秀才虽然曾经对道士不甚为礼稍厌其频,但毕他吃过饭、喝过酒,从未向他收一分钱,大体上还讲义气的。道士用恶搞的方式回报两位秀才,把人整得那么狼狈,显得心眼儿太小,不够厚道。两个秀才,毕竟也是社会精英,却喝得大醉,躺在厕所里大觉,抱着脏石头当美人,这种事儿要是传出去,他在社会上还怎么混呢?你有仙术,别人小瞧你了,对不起,可你也不能太任性呀!

更让人怀疑道士人品的是,两位秀才本来不是好色徒,是道士叫来美人,并百般勾引,才引来他们效法的。过后道士不予体谅,反倒给予惩罚,未免有钓鱼执法”之嫌。

(六)

曾有一位道观老师对我说:修道就像当胎儿。当我们在母亲体内的时候,我们看不见任何东西,也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们所知道的一切,是我们自己的感觉,我们不知道自己在母亲的体内,也不知道她是谁。当我们能够看和听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出生了。修道也是如此。当我们最终明白道的时候,我们的修行已经结束了,但是首先我们必须花很长时间修行。不过我们所修的并不是这个肉体,道家始祖老子所谈的也不是这个身体。

我们的肉体不是我们的真身,我们的真身在假身里面,就像胎儿在母亲体内一样。我们的母亲就是我们的假身。除非脱离假身自立,否则真身就不会出来。除了个体之间的差异之外,所有的道士都有一个共同的不变的目标,那就是修道。对他们来说,道是通向尘廛之外的。虽然孔夫子同意“道不行矣”,但是他仍然呆在尘廛里,因为他认为,作为一个敬道的人,说服那些当权者“为政以德”是他的责任。那些为政以德的人就好比北极星,世界会围绕着他而和谐地旋转。

第六篇故事《单道士》,讲的是一个姓单的道士精通戏法,一个官宦子弟韩公子与其交情甚好,要求单道士教其隐身术,但单道士不肯。后韩公子恼怒将单道士捆绑,但仍被其逃脱,单道士没有报复而是友好离开(纵身跃入自己在墙上画的城门之中)。

我理解道士不肯随便教授凡人仙术,这也许就是道家规矩,不能随便乱教别人隐身术以及其他仙术(如穿墙术、点石成金等),出了事情仙家应该有追责机制,轻则重罚,重则取消仙术和道籍,丧失成仙可能。

单道士是一位仙人,会变戏法,还能隐形、穿越,堪称魔术大师。如果他借此敛财的话,肯定会财源滚滚。然而,他只把幻术当娱乐手段,哄人高兴,不用幻术赚钱、偷钱、骗钱,而且坚持职业道德,不向心术不正的人传授技艺,真是有术有德,精神可嘉。

可笑的是韩公子,想要道士传授隐身之法,本身就出发点不端正,已经有小人之心了。人家不传,他就怒火中烧,纠集一群仆人,公然在场院里大打出手。殊不知,他那一套做法对付凡人还凑合,对付单道士则是儿戏。幸亏单道士念其款待之情,没有翻脸和惩罚,说明单道士真实道士群体中的厚道人。

故事最后,“后来,听说有人在青州的街市上又见到单道士,见他教儿童在手掌上画墨圈,然后逢人把手一扬,墨圈就会抛落下来,印到行人的脸上或衣服上。”可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的代表,与儿童玩耍,也是道士修行和娱乐的一部分吧。

(七)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明清访道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清朝的打击和压制,导致道士从大雅之堂纷纷转入民间。

修行之旅,遇到的最大问题是,难以找到真正相信道教的人。道教教导我们要清心寡欲,过一种宁静的生活。愿意清心寡欲或者习静的人,在现在这个年头,真是太少了。还有,人们学道要慢得多了。他们的心不再单纯,他们太复杂了。所以,道教很多高深的教导都是秘密的而且只传给有限的几个弟子。

在某种程度,一个道教师父收了个徒弟,在他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事情都传授给徒弟以前,他可能会考验他几十年,但是很少有徒弟有那种坚持几十年的毅力。

神仙信仰是道教的根本信仰,对此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从神、仙二字的本意来说,神虽有神灵之意,但指人的意识和精神、表情气色也是很早的意义之一。

仙也是如此,“老而不死曰仙”是较早的解释,不同凡俗之意用得更广泛。“神仙”二字至少在汉初已见于记载了,但前此,“神人”、“仙人”的传说已经相当流行,因而引起了秦皇、汉武之兴趣。战国、秦汉时期,仙图、“仙经”相继而出,神仙思想和理论逐渐形成,在此过程中,神化、神灵怪异化的趋势日益浓厚;

天仙不多,多流于传说。“游于名山”,“不知所之”的地仙是可以说的,但是人们也是无法确认。更多的当是“尸解仙”了。所谓尸解”,就是修道者死后,留下形骸,魂魄成仙去了。进一步发展,死后数年,再发掘坟墓,遗骸也不见了,只有某些遗物。

“天仙”、“地仙”、“尸体解仙”,都是说明“长生不死”,从《老子》“长生久视”那里发展来的长生之道,又可说是神仙思想的核心。所以,神仙是不死的,或者数百年后还能见到人,或者某人在不同时期是以另一人面貌出现,。

第七篇故事《巩仙》,讲的是一个憨头憨脑、成天乐呵呵的巩道士故事。他很有智慧,他想进王府赏花,无奈看门人和太监不放他进去,他就略施小计,用银两疏通了看门人和太监,可他又厌恶食财的太监,就戏弄他。表现出他是一个粗中有细、爱憎分明的人。

他常年居住在尚秀才家中,很感激尚秀才对自己的帮助。当得知尚秀才有心上人后,他就施展“袖里乾坤”法术,帮助尚秀才与自己心爱的人,相亲相爱,他得知尚秀才将会有一个孩子时,他竟用自己的道袍把一个刚生下来满身血污的婴儿带回来。表现出他是一个仁义的人。

当他知道自己将要离开人世时,还不忘把自己的道袍留下,因为这个道袍可以救很多人。他是一个善良、无私奉献的人。

故事最后,有个长年旅居四川的客人,在路上遇见巩道士。鲁王挖开道士的坟墓一看,却是一副空棺材。

这是一篇确切无疑的神仙故事。这位神仙以巩道士的身份出现,到王府里把富官吓得要死,把王爷唬得一愣一愣的,帮房东尚秀才实现了与情人相会的欲望,临死前又留下一件包治妇科病的旧道袍,可以说法力无边。

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神仙确实存在之前,一切神仙皆出自人类想象。人们之所以挖空心思塑造神仙,为其添加很多神奇本领,原因不外乎两个:

其一,人类作为灵长类哺乳动物,体能寿命都很有限,别说主宰世界,连自己能活多久、死后会怎样都说不准。因此,需要神来为我们指点天机;

其二,现实世界,不如人意处太多。善良的人们无力改变这一切,便寄托于神仙,希望神仙为我们量身定制一个理想世界。

从上述两个方面衡量,巩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神仙。他本事很大,魔法很多,仅一个袖里乾坤,就让人叹为观止。他崇尚自由,视宫殿如藩笼,不做权贵的奴仆。更可爱的是,他心地善良,有求必应,成人之美,虽然有的魔仙术包含玩笑成分,但绝无恶意,也未造成恶果,只让人觉得妙趣横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406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