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万家团圆之日。再忙,这一天人们都会回家。孰料,在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告急。全国人民齐心抗疫,四面八方,千里驰援。
蹇宏代表武大医院火线开业
此时,尚在武汉的遵义人蹇宏想都没多想,果断退掉机票,选择留在当地和大家一起守望相助。从1月23日开始,建群、联系物资、医院、安排运输、搬运货物、分配物资……几乎成了他每天的日常。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在拯救生命面前,感染的风险和身体的疲累都成为无足轻重的小事。一个多月时间里,作为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和湖北省楚商联合会在抗疫一线的总协调人,蹇宏和伙伴们开辟出一条民间捐赠“特快”通道。初步统计,全球的武大校友捐款捐物总额超过5亿元,楚商群体则超过20亿元。
代替校友把物医院
义无反顾留下来 时间倒回到年1月18日,彼时的武汉,已经有了浓浓的年味。在当地工作的蹇宏也是归心似箭,盼望着早点忙完手上的事情,跟家人一起返回遵义,与父母团聚。
之前,蹇宏已听说武汉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虽然只是零星病例,但年在深圳经历过非典、蹇宏深知致命病毒的凶猛。为防万一,他1月3日便提前从校友企业阳普医疗低价采购了只医用级防护口罩,作为给老教授的拜年礼物,并通过武大商帮理事工作群将部分剩余口罩分发出去。 1月20日,钟南山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向公众发布了新冠肺炎确定人传人的信息。蹇宏听说还有多学生留在学校后,立即向阳普医疗下了第二批箱口罩的订单。22日凌晨两点,装满只口罩的大车驶进武汉大学,这是武大校友为母校捐赠的第一笔抗疫物资。当天上午,这批口罩被迅速分发到学生手上。此时,离武汉宣布封城还有不到24小时。
蹇宏(右)和夫人苟鸣春(左)并肩抗疫
事后证明,这一批口罩发挥了巨大作用。2月19日,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在接受央视1加1栏目连线时介绍,当天还有余名学生留守学校。这就意味着,已有多名学生戴着口罩返乡,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自己和密切接触者的安全。 1月21日,蹇宏和妻子苟鸣春取消了回遵义的机票,决定驻守珞珈山。在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会长、湖北省楚商联合会会长陈东升的要求下,第一时间成立湖北省楚商联合会抗击疫情楚商防控指挥小组,22日,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应急小组成立,蹇宏一人兼任两个小组的副组长。他同时还组建了一支5人的前线应急小分队,自己任队长。 这两个小组、一支小分队成为全国投身武汉保卫战的第一支民间力量。苟鸣春担任会长的武汉大学EMBA户协志愿者们也主动请缨,迅速行动,与师兄一同并肩战斗。
蹇宏带领志愿者在火神山送医疗物资
海外校友伸援手 1月24日,1药网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于刚校友捐赠的10万多只医用口罩运抵武大,蹇宏率领应急小分队前往接收,并当场分医院、校医院、汉警快骑、北湖派出所等单位。这是最早一批直接捐赠给武汉市内医疗机构的防护物资。 武汉封城后,由于前期准备不足,各医疗机构物资频频告急。医院储备仅够用一天,随时都有“断炊”的危险!看到此情此景,蹇宏迅速响应。大年三十下午,他跟中珈资本CEO曾文涛紧急商量应对办法。最后决定,联系海外校友,从境外找增量。他们紧急组建了“武大校友医疗物资采购群”,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中珈资本董事长、宇业集团董事局主席周旭洲和女儿周文川,景林资产创始人蒋锦志纷纷加入。校友企业家们联系了身在韩国的两位校友,紧急寻求医疗采购渠道。
蹇总与校友志愿者在机场连夜接收物资
“这大概是我这么多年以来,第一个没有看春晚的春节。”蹇宏说,到凌晨6点,韩国校友发来消息,第一批20万个医用级口罩的货源已经落实。随后,“武大校友医疗物资采购群”开始在韩国疯狂扫货,一共购买了价值万元、余吨的医疗物资,包括16.55万件防护服、10万副护目镜、万双医用手套、2.22万个防护面罩和万多只医用口罩。
这是武汉在疫情中单笔接收物资总量最大的一次援助。
1月30日晚22时,载有第一批8.4吨物资的韩国专机降落天河机场;1月31日23时30分,第二批7.8吨医疗物资抵达;2月4日凌晨1时,第三批85.吨防护物资到货;2月20日凌晨2时40分,第四批80吨防护物资运抵武汉。并被迅速分医院、医院、医院、医院、武汉金银潭上海医疗队、医院上海医疗队等单位,变成一线医护人员战斗的“盾牌”和“铠甲”。
蹇宏与小分队在火神山交接物资
在所有物资中,第三批85.吨货物让蹇宏印象深刻,这也是武汉海关验收的最大一批援助物资。专机到汉后,蹇宏形容自己的心情:既兴奋又不知所措。“这么多的物资怎么搬运?在哪里存放?下雨怎么办?都不能出一点问题。不然就辜负了捐赠人的心血。”从提货到将最后一批物资送到火神山、医院,时间已经是第二天下午5点,蹇宏整整39个小时没有合眼。被大家誉为冲在一线的“卸货员”。 直到现在,每天都有大量爱心物资汇集到武汉,除了前期各种紧缺的口罩、防护服,还有后期越来越多的消毒液、酒精等消杀用品,乃至水果、大米、蔬菜等生活物资。经过应急小组成员和志愿者接收和装卸的物资,少说已有几百吨。
医院来武汉大学校友之家领取校友企业捐赠的套医用防护服
不负荆楚不负黔 出生于年3月的蹇宏,是地地道道的遵义人,父亲是遵义四中的一名退休职工。年,蹇宏以遵义市文科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进武汉大学经济学系,年毕业后,被分配到贵州省计委,工作期间参与了贵州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的筹建工作。年,蹇宏再次回到母校武汉大学金融保险系读代培研究生。 年,蹇宏决定辞职“下海”,在海南经历人生起伏后,于年走进保险公司成为一名业务员。 蹇宏在保险公司从零做起,业绩突出。他于年获得参加年度世界华人寿险大会资格,并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MDRT(美国百万圆桌会议)顶尖会员,连续两年担任MDRT中国区主席,被业界称为“中国保险营销第一人”。年被评为全国保险系统劳动模范。
蹇总与校友志愿者在机场连夜接收物资
这次留在武汉参加抗疫,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蹇宏一开始并未“讲实话”,父亲还是从他的朋友圈“猜”到的。为了确认他的安全,母亲每天至少要给他打一个电话,听到他的声音才能放心。“守护珞珈山,保卫大武汉,跟父母、儿子和关心的朋友们报个平安!”1月28日,蹇宏难得地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戴口罩的自拍,神情坚定但难掩疲惫。 “等疫情过后,我再回到遵义陪两位老人。”蹇宏说,父母都已年过八旬,虽然儿子定居在武汉,但二老还是喜欢住在遵义。 离开家乡多年,蹇宏一直牵挂着遵义,年10月,他在习水县回龙村捐赠平安思源小学,设立奖学金,并覆盖孩子们的生活费。年12月,蹇宏代表湖北省楚商联合会与遵义市教育局签署“遵义市校园足球全覆盖资助项目协议”,通过定向捐赠、夏令营和专业跟训的合作方式,为遵义优秀足球人才提供更专业、更系统的足球培训。 “不负荆楚不负黔。”采访中,蹇宏还说道,无论遵义还是武汉,都是我的家乡,希望这两座英雄的城市越来越好。
来源 遵义晚报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通讯员王宗辉
编辑谢国欢
编审向永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