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重庆江津区永兴镇黄庄村,虽然历时近两个月的高粱收割已经完成,但在这里仿佛还能闻到高粱丰收的味道。
“咻!”
只见两台智能无人机在田间飞舞,油菜播种已经开始!
春看油菜花似海,秋看高粱红满天。如此诗意般的田园美景已经在江津黄庄的江小白高粱产业园成为现实。
如今,江小白高粱产业园的高粱种植面积已经拓展到了接近一万亩,并计划将高粱种植面积拓宽辐射到10万亩。
在高粱“红”起来的背后,是江津推进乡村振兴,打造“醉”美田园的生动实践。
选宝地
在江津黄庄打造高粱产业园
江津为何要种植万亩高粱?
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要从“酒”开始说起。
白酒,是江津著名的消费品之一。江津白沙的酿酒历史已有年。
要酿好酒,先得有好粮。
永兴镇黄庄村,位于白沙镇以东5公里。这片区域是西南清香型高粱酒的发源地;从这片高粱地往西80公里,是泸州,再往西是宜宾,属于浓香型白酒五粮液的大本营;从这片高粱地往南公里,是习水县和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的地盘。
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非常需要品质出色的高粱来酿酒。
而江津黄庄正好就是高粱种植的一块“宝地”!江津的好土好水好气候,让这里的高粱种植历史延续了上千年。相关资料记载,过去遵义地区的酒厂每年都要来江津采购数量巨大的红高粱。
也正因如此,扎根江津的江小白从年开始,就在江津黄庄一带打造高粱产业园。每到立秋,黄庄收割下的高粱都会直接送到江津的江记酒庄和驴溪酒厂酿酒。
种好粮
经过千百次试验后选出最优品种
要种出优质高粱,不仅要有好土,还要有好品种。
传统糯高粱穗小、产量低,且株高大于2米,不便于中小型收割机收割。随着市场对酿酒品质的追求,普通高粱已不再是酿酒原料的最佳选择。种植优良高粱品种成为了酒企的迫切需求。
为了种出“好粮”,江小白和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重庆农科院展开合作,改良本地高粱品种。但在规模化种植前,产业园需得对其进行筛选,测试其是否适应本地栽种,是否符合江记酒庄的酿酒工艺。
江小白联合江津区农委在产业园内开展了近项种子选育田间试验。这些试验数据除了用于改善产业园内的作物种植情况,还将用于重庆市粮食产业技术体系的建立。
田间试验后,江小白会将收获的高粱抽样送至西南大学和酒厂实验室,对各项理化指标进行测验;然后在江记酒庄酿酒车间内还得对高粱进行对比测试,最终确定适合规模化种植的高粱品种。
今年,产业园内规模化种植的金皮糯高粱就是经过千百次试验后选出来的最优品种。它能对抗倒伏和病害,株型矮,适合机械收割,品质与以往相比也有大幅提升。
测产数据显示,今年江小白产业园亩产达到斤,创造了重庆高粱亩产新纪录。
增收益
农户每年综合收益超过3.5万元
高粱大丰收,不仅让江津白酒飘香,更让当地农户实现增收。
61岁的王真华在黄庄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过去主要靠种植玉米、水稻、油菜等作物为生,一年下来最多收入几千元。
几年前,江小白高粱产业园和黄庄村构建起“公司+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公司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种植高粱为酒庄提供酿酒原料,并吸纳当地村民在高粱产业园就业。
王真华把家里的4.5亩地流转了出去,同时又在江小白农庄当起“管家”,观察高粱生长情况,干点杂活儿。
王真华算了一笔账:如今,他家土地流转收入每年有余元。他自己在高粱产业园上班,月收入有元左右。这样一年下来收入超过4万元。
历时6年的发展,江小白高粱产业园的面积逾1万亩,已播种亩。
据不完全统计,自产业园投入建设以来,黄庄村大部分的本地农户都像王真华一样,将土地流转给了江小白,并在产业园打工。土地流转收入加上在高粱园的打工收入,农户们的综合收益普遍超过3.5万元/年。
待到未来产业园完全建成,预计可以带动农户户,实现人均增收3.5万元。
添耍事
在田园打造童话世界
黄庄村距重庆中心城区58公里,距江津城区25公里。在大规模种植高粱之前,这里已是小有名气的油菜花观光胜地。
如今,以“江小白的一亩三分地”和“农业嘉年华”为核心的田园观光休闲体验区在黄庄已初具雏形。一个在田园上打造的童话世界即将全面亮相。
“江小白的一亩三分地”沿黄蹬溪由北至南,规划布局有江小白大地美术馆、蜗牛菜园、五谷民宿、乡村食堂、小白花房、五人制足球场、圆形篮球场等设施建筑,以及布局高粱油菜大田景观、蔬果种植园等田园项目。
“农业嘉年华”沿永慈公路西侧,规划布局有综合服务区(3个生态停车场、北入口景观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农业文化场馆(“农科荟萃”“农耕故事”“花趣乐园”“童话森林”)、安逸小馆等设施建筑,以及布局迎宾广场、花田酒地、彩色水塘、亲子农谷等内庭景观项目。
目前,“江小白的一亩三分地”已开门迎客,“农业嘉年华”计划于明年开园。
另外,高粱博物馆也将于明年开馆。作为世界上少有的以单一粮食作物为主题的博物馆,这里包含了高粱历史文化、科普研学、衍生品及艺术品陈列等功能,值得期待。
上游新闻记者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