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的赤水河,一路穿山越岭、奔腾不息,经滇、黔、川三省13个县(市),自四川省合江县汇入长江。公里的河岸风光千岩竞秀、斑斓多姿。自古以来,赤水河就是川盐入黔的主要通道,历史上的盐运让赤水河两岸交易市场兴盛,土城、茅台、丙安等古镇码头密布其间,美酒佳酿相伴相生,人文历史底蕴深厚。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四渡赤水”,浴血奋战,取得了有决定意义的战略转移胜利。
赤水河因此被称作是一条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和生态河。但今天的赤水河,早已不再是一条普通的河,而是一个铭刻在时代记忆里的文化符号,是在代代相传中不断弘扬的精神信仰。
一条流淌着红色信仰的河
8月的赤水河畔,两岸青翠、峡谷纵横。走进习水县土城镇四渡赤水纪念馆,迎面是一堵刻满红军战史的浮雕墙,战士们骑战马、推大炮、挥刀渡河……
来往的游客站在浮雕前,遥想当年滚滚硝烟,赤水河畔鲜血尽染,感慨之余眼眶不禁湿了。
四渡赤水,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惊心动魄而又最精彩的一次军事行动,是红军自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扭转了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为实现北上的战略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每一场战役胜利的背后,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每一个牺牲的背后都树立着坚定的革命信仰。这样的信仰,随着红军长征走过的路,深深植根在赤水河沿岸的百姓心中。
在茅台镇鲁班场红军烈士陵园,看到守陵人郭德刚的时候,他正在整理祭拜台上的花圈。一有空闲,他就无偿地给游客讲述长眠在陵园里的那些英魂经历过的鲁班场战斗。鲁班场位于贵州省仁怀市城南20公里处,是红军通往茅台渡口的要道,茅台渡口是红军三渡赤水之地。据资料显示,鲁班场一战,红军牺牲了位战士。
在郭德刚之前,还有一位叫刘福昌的老人在此守灵45年。刘福昌老人曾是一名中国远征兵,上过抗日战场英勇奋战,后来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参加过渡江战役。年,刘福昌老人到鲁班场红军烈士陵园守陵。年,当兵退伍的郭德刚因在部队训练落下毛病,干不了重活,于是他不计报酬,主动申请跟刘福昌老人一起守烈士陵园。年,享年93岁刘福昌老人因病逝世,郭德刚就一直沿袭刘福昌老人的生活习惯,每天6点起床,清扫陵园、擦拭墓碑、修剪绿植……上午8点,郭德刚准时开园,接待游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说,作为一个在赤水河畔长大的人、一名退伍军人,他有责任坚守在那里,传承红色文化,让长征的光辉历史为更多中华儿女所熟知和铭记。
这样的故事令人感动,这样的故事在赤水河畔还有很多。年到现在,85年过去,从扎西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土城四渡赤水纪念馆等场馆的建成,到赤水河岸各地的红军历史讲解人,赤水河已经成为红色信仰扎根的地方。
“赤水河是唯一一条拥有中国革命传统、承载着红军长征信仰的河。”《千里赤水河行》一书的作者谭智勇说。我们应该传承好红色基因,讲好红军故事,弘扬好“英雄河”的发展名片。
川盐入黔的渡口美酒飘香
“万里赤虺河,山深毒雾多。遥疑驱象马,直欲捣岷峨。筏趁飞流下,樯穿怒石过。劝郎今莫渡,不只为风波。”这是明代诗人、贵州提学副使吴国伦《赤虺河》一诗描写的赤水河。
赤水河一带山高谷深,风高浪急,逢大雨便泥沙俱下,河水浑赤。赤水河浇灌出的有机高粱原料、千百年来形成的微生物菌群、与周边地势共生而成的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共同酝酿了酱香酒独特的口感。赤水河,最具代表性酱香酒便是茅台酒。
茅台酒产自赤水河上游末端的仁怀市茅台镇,这里盛产高粱、小麦等谷物,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赤水河中游就出现过“习酒”,是一种被叫作“蒟酱酒”的野生酒。由于被汉武帝所赞赏,一度时期被当作贡品,担当起沟通巴蜀、连接中原的重任。北宋时期,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赤水河流域才开始出现蒸馏酒。人们在端午踩曲、重阳下沙,经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加曲、七次取酒,最终获得清澈透亮的醇香酒液。这样复杂且漫长的方式逐渐定格为赤水河两岸酱香型白酒生产的必需工艺,一直沿用至今。
回顾历史,茅台酒等酱香型白酒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川盐入黔。清朝以前,赤水河在贵州一带并不畅通,川盐进入贵州必须翻山越岭,走陆运、转水运、人挑马驮。一直以来,食盐都受到官府垄断,曲折的盐运之路使得斗米只有斤盐贵,这里的穷人因吃不上盐而称被为“干人”。直到乾隆年间,张广泗任贵州总督期间才开修赤水河道,土城、茅台等地逐渐成为商贾聚集的黔北重镇。外来文化的交融,带来经久不衰的繁华,南来北往的客商在这里交易、宴请,助兴解愁的美酒琼浆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
可以说,赤水河岸的的每一个渡口都与盐运有关,同样与酒有关。随着贵州的茶与四川的盐在渡口完成交易,渡口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而得天独厚的酿酒条件,使得赤水河沿岸成百上千家大大小小的酒厂走向兴盛,一个个关于美酒的传奇故事在上演。茅台、郎酒、习酒、国台等数十个蜚声海内外的白酒品牌,也让“美酒河”成为赤水河的另一种文化符号。
28年前的一次寻找源头之行
史料记载的赤水河源头有三处,分别是云南省镇雄县、贵州省毕节市、四川省叙永县。赤水河的源头到底在哪里?千百年来众说纷纭,始终未见定论。
年,来自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的16位人文学者溯河而上,千里考察、寻根问果,让云南省镇雄县一个叫“滮水岩”的地方,成为世界瞩目的赤水河源地标。
在习水县土城镇的宋窖公益博物馆,我们见到了赤水河源头的确定者谭智勇。只见他身着一件墨蓝色格纹衬衫,理着干练的寸头短发,庄重而祥和。在赤水河畔成长的他,对“母亲河”有着深厚感情,了解赤水河、走进赤水河似乎是他与生俱来的本能。人们依靠着赤水河沿岸的山山水水安居立业,心却始终像飘浮在空中的树叶,对根源的疑惑让他们产生了无处安放、无法归属的焦灼感。于是,谭智勇查阅众多史籍,却仍然寻根未果,千里考察赤水河成为他必然的选择。
谭智勇回忆,年春,他率千里赤水河考察团来到云南镇雄,经多方考证,确立了赤水河的源头并于4月15日立碑纪念。“源头的标准必须是流程最长的,东经度最高的。”他说,那次考察得到了地理科学的论证,终结了赤水河源出多地的说法。
赤水河源头的认定在一定意义上,打通了又一条连接滇、川、黔三省的经济大通道。在谭智勇看来,赤水河拥有着几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和风光旖旎的自然环境,承载着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辉煌战绩,连接着以茅台为代表的中国白酒生产区。赤水河源头将会是镇雄、甚至昭通、甚至云南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地标,而赤水河源头的红色文化、风土人情、产业发展……都将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金口袋”。
如果把赤水河看作是一道美味佳肴,那么我们已经具备了上等的原材料,唯一不可缺少是高超的烹饪技艺。因此,提高战略定位,打造国家5A级景区名片,用自豪感引领区域发展,成为当前讲好源头故事、开启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亟需完成的事情。
保护与开发如何双赢
水乃酒之血,好水才能出好酒。赤水河“美酒河”的美誉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也昭示着赤水河流域必然是保护在先,开发在后。
但就赤水河流域而言,生态要恢复,沿岸也要发展,靠各省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还在更高层面形成强大合力。近年来,滇、川、黔三省党委政府、政协等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相关行业部门在立足自身实际做好环境保护的同时,还积极探索跨省联合协作机制,攥指成拳,达成了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大力推动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的共识。
年,茅台、郎酒、习酒、国台、钓鱼台等五家来自赤水河流域的知名酿酒企业积极行动,携万元溯流而上,面向镇雄县赤水河源头地区开展脱贫帮扶,全面反哺上游地区,助力赤水河生态环境保护。
“近年来,在各方各界的积极努力下,赤水河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谭智勇认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合协作,形成三省共识已经很不容易,但仍然应该在省级层面往上“加码”,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共同呼吁、共同参与、持续推进。
自千里赤水河考察后,20多年来,谭智勇始终不遗余力地推动赤水河环境保护与开发。他给我们的建议是:一,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用脱贫致富解决群众生存问题,有规划的植树造林,根治水土流失;二,有序推动沿岸酱香酒业良性发展,控制好农村面源污染,加快赤水河流域环境治理,做好“水、路、村”三篇文章;三,提高战略定位,从国家层面加强赤水河流域联防联治,形成常态化环保监督机制。
8月,站在赤水河畔,循着逶迤的河岸望去,有平畴沃野,也有峰峦竞秀,有红色革命老区,也绿色生态产区。用多种文化符号解密赤水河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赤水河的保护与开发要实现双赢,就要护好一条生态河、酿造一杯醇香酒、讲好一个英雄故事、汇成一道美丽风景。
今日推荐
来源/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谭光吉
原标题:《感恩红色走进赤水(52)
解密赤水河的多重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