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习水县关工委按照中关工委“十百千万”工程计划,围绕习水县委、县政府产业结构调整大局,结合乡镇(街道)特色种植、养殖和产业发展需求,主动作为,积极融入精准扶贫大局,因地制宜,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关工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水县关工委按照省委、省政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和“一刻不能停、一步不能错、一天不能耽误”的工作要求,抢抓农时,服务脱贫攻坚大局。
一是高度重视早筹备。春耕伊始,习水县关工委就召开主任办公会研究部署年的农村科技培训事宜,提出围绕习水县委、县政府“调整农业结构、改变种植模式、提高种植效益”的科技兴农目标,切实摸清农村产业发展需求,提前草拟培训方案,作好项目申报筹备工作。在接到省、市关工委文件后及时申报,争取到三个培训项目和培训资金。
二是精心准备重实效。在培训项目获批后,习水县关工委结合选定乡镇(街道)特色种植产业发展需求,联系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针对各地发展的红粮、花椒、果蔬等产业,精心筹备,邀请农业、林业专家、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对农村青年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个别辅导、跟踪服务等方式开展培训,全心全意为群众解难题,“出点子”,作示范,让他们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今年上半年,习水县关工委分别于4月1日到醒民镇马蹄村、5月26日到杉王街道办事处太平村、6月1日到同民镇胜利村,开展了红粮、花椒、果蔬种植实用技术培训。下一步工作,习水县关工委将继续围绕县委提出的“产业增收、就业增收、资源增收”三增收工程,积极组建充实科技服务培训团队。邀请从事农业、畜牧、林业、水利、工业、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五老”专家加入,实施科技扶贫,助力“百千万”工程,切实提高贫困户和农村青年的科技种植水平,提升群众抵抗风险的能力,培育更多更好科技二传手和农村青年科技带头人,巩固农村青年科技培训示范基地建设成果,为全面夺取脱贫攻坚胜利和乡村振兴谱写关工人的奉献情怀。
庞桂容
编辑杨艳
编审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