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推进在县级及以下,按照“3+1”模式,建立健全基层科协组织,接长科协组织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手臂,加强
思想政治引领,切实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凝聚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周围。6月17日,遵义市科协系统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工作推进会在湄潭县召开。
会上,湄潭县科协、凤冈县科协、播州区科协、仁怀市科协、汇川区科协分别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安排部署,作为科协系统改革强基固本的配套措施,自中国科协年印发《关于开展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按照《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遵义市科协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安排,遵义市各县(市、区)科协积极行动,在县级及以下推行“3+1”基层科协组织建设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科协组织“四服务”落地见效取得了较好成效。
年以来,湄潭县科协向县委、县政府、县委组织部等呈报请示12份,凤冈县科协向县委、县政府、县委组织部等呈报请示或汇报工作10次,得到批示肯定和支持。湄潭县、播州区等县(区)以党委名义下发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文件;汇川区区级财政为每个镇街落实基层科协组织建设经费元。截至目前,全市按“3+1”模式建立了乡镇(街道)科协个,其中,湄潭县、仁怀市等9个县(市、区)已实现乡镇(街道)科协全覆盖;湄潭县还将基层科协组织的触角延伸到了企业、学校和工业园区,形成了以县科协为枢纽,乡镇(街道)科协、村(社区)科普协会、寨管家科普员,企业、学校、园区科协等横纵一体的组织体系。
在推进“3+1”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改革中,各县(市、区)科协在推进过程中,结合各自实际,在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的基础上,加强督促指导,主动提前介入基层科协组织筹备工作,为建好基层“科技工作者之家”,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精准化、个性化指导。湄潭县科协明确要求,建立基层科协组织要具备“四有一落实”条件(即有组织机构、有办公场所、有牌子、有议事规程、落实科协专项经费),在此基础上,分类指导乡镇(街道)、学校、医院、园区、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章程,突出不同工作重点;仁怀市科协制定了组织建设、人员选拔任用、履职考评、工作运行保障等系列制度,习水县科协拟定下发《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工作方案》等,为规范建设基层科协组织提供了具体遵循;凤冈县科协、绥阳县科协坚持问题导向,召开“三长”履职交流会、现场观摩暨工作推进会等专题会议,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各县(市、区)在推进基层科协组织建设中,首先从体制机制入手,理顺组织领导机制,解决了怎么建、谁来干的问题。湄潭县整县推进“3+2+1”改革,即“三兼职两担任一指导”,由镇(街道)分管科技工作的班子成员担任科协主席,科技宣传文化信息服务中心主任担任副主席,兼职副主席从学校、卫生院、林业站、农业服务中心、企业等领域有代表性、热心群众工作和科协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中产生;仁怀市严把乡镇科协“三长”兼职人选关,采取乡镇(街道)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双向推荐,仁怀市委组织部和市科协组织考察,乡镇(街道)党委任命的形式,确保了人选的高质量;湄潭、凤冈等地及时表彰了一批先进科技工作者、科协工作者,形成了激励干好科协工作的良好氛围。
基层科协组织建起来了,各县(市、区)科协在推动履职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湄潭县依托乡镇(街道)科协,在各村推行“寨管家群众会+科普”,推进农村居民科学素质提升;凤冈县明确兼职副主席分片联系指导县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乡镇科协的工作,分领域联系全县名科技工作者;播州区组织乡镇(街道)科协“三长”全员注册“科技志愿者”,开展科技志愿服务等,既是压实责任,明确任务,更是为基层科协组织找到了服务群众的用武之地。
各县(市、区)科协以“3+1”基层科协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引领各级各有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