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袁涛,今年38岁,现任温水镇下坝村驻村第一书记。我是土生土长的下坝村人,年,在组织决定选派我担任第一书记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希望用真情帮扶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服务!
刚驻村,吃家乡饭长大的我以为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不料是我草率了。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我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全面了解全村的10个村民组每一户情况,尤其是户贫困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张家长、李家短我都熟记于心,用心用情解决大伙儿的疑问和问题。
村民在村里举行的脱贫攻坚夏秋攻势会上举手赞成村里的扶贫政策
积极走访村民代表、知名人士以及致富带头人等,广泛征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意见建议。我很快与村民们打成一片,在工作中得到了大家的支持,更加增强了我驻村工作的信心与决心。 要想走进群众的内心,就得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驻村的近四年时间里,我竭尽所能为贫困群众服务,帮他们一起与贫困作斗争。几年下来,贫困群众对我日渐信任,把我当成了他们的亲人,有事儿无事儿都会打电话和我畅聊。 贫困户张树均,因身体原因不能干重活,其妻子是盲人,父亲八十高龄,家中还有两个孩子,家庭较为困难。为帮助张树均户脱贫,我帮助其申请低保、申报残疾补助、免费代缴医保、为他家安装热水器,落实危房改造政策,申请特惠贷发展产业,介绍其妻子学习盲人按摩并在按摩店务工,现在张树均户家庭收入稳定,达到小康生活。看到一户户像张树均一样的贫困群众在党的好政策扶持下,慢慢过上幸福生活,我觉得自己这多年的辛苦没有白费。
袁涛走访贫困群众
长时间守在村里,心里唯一亏欠的就是家人。回忆起年8月,正是脱贫攻坚战役最紧张的阶段,当时女儿刚出生,因工作繁忙匆匆离别出院3天的老婆和襁褓中的女儿,奔向脱贫攻坚第一线。连续几个月没有回家,工作之余,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化成了诗歌: 小时候,乡愁是书包里的鸡蛋和窝窝头,我在学校,母亲在村口;长大后,乡愁是一个神秘的手机号,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父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春水,我在村头,女儿在城头。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年,下坝村户贫困户实现全面脱贫清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颖整理编辑孙文竹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