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水精神地标土城红色精神咏流传天眼新

惊蛰时节的习水土城景区,我更愿意称为“红色革命根据地”。惊蛰“就像一个小镇上的客店老板凌晨轻摇远道而来的客人:客官,醒醒,天亮了。”从红色土城醒来,推开窗户便见静静流淌养育沿河两岸上下游近千万华夏儿女的赤水河。

千里赤水河,万家瓦砾,摇曳着红色革命的气息。踏上古镇的石板阶梯,依稀能够感受到当年红军四渡赤水金戈铁马的回音。四季轮回,四渡赤水纪念馆的讲解员像老百姓的孺子牛、老黄牛、拓荒牛,将一段段红色故事讲给八方游客。

和其他红色古镇相比,土城古镇一开始就坚持“红色品牌镇、网红打卡地”导向,如今这里已然成为“中国红培之都”。目前,已打造完成能够一天同时容纳人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和青少年研学旅活动的食宿、培训基础设施。

土城已成为习水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助力习水乡村振兴的前沿镇。在50公里外的习水县委党校,从年至今已经接待上百场领导干部红色培训。习水县委党校围绕“红军长征精神”“四渡赤水精神”等革命历史主题,以现场教学为主,通过专题教授、情景模拟、研学互动等教学方式,同四渡赤水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等推出了多门精品研学课程和多条精品研学线路。

除此之外,习水县还建起了“四渡赤水集中展示带”、红色文化教育中心、新长征教育中心、土城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研究中心,每年20多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不仅在此获得了精神滋养,也成了贵州美景的义务宣传员。随着四渡赤水各渡口以及四渡赤水线路连接的各相关战斗遗址、纪念设施、红色旅游景区的建成,整个习水的文旅产业都实现了在红色文化底色下的融合。

去年12月,中国博物馆协会发布了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四渡赤水纪念馆(女红军纪念馆)等全国74家博物馆荣升国家一级博物馆。四渡赤水纪念馆致力打造“四渡赤水红”红色研学品牌,建设了“一营三区九园”研学营地,采取“研学+营地教育”模式,通过举办“红色故事讲述会”,推出“追寻红色记忆、争做时代新人”“走红色之路、做红色传人”等红色研学主题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红色研学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一年来,共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培训期,人次。

四渡赤水纪念馆在研学中结合青少年性格特点,根据真实的历史事迹编写了《雪山上的小太阳》《血战雄关、独腿虎将—钟赤兵》《断肠明志、千秋凛然—陈树湘》《纪律严明、鱼水情深》《少年英烈袁咨桐》等余个红色故事。

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母彦碧表示,近年来,四渡赤水纪念馆通过挖掘红色资源、加大保护力度、借助新媒体宣传平台、规范红色培训等举措,让土城的红色精神散发出新的时代光芒。习水是红军长征途经的重要地区之一,四渡赤水战役就发生在土城,革命先辈留下了许多光辉的战斗足迹,这为习水更好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源和精神财富。

母彦碧告诉记者,她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将继续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掘和讲述更多革命先辈的故事,今后将继续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从四渡赤水纪念馆向下走,来到号称“遵义丁字口”的土城桥头。桥头餐馆的老板娘站在餐馆门外吆喝着来往的游客,老板娘告诉记者,在这块红色宝地居住的住户90%都是本地人,与其他红色景区相比少了“商业化”成分,而回馈的则是给周边住户和游客内心深处的乡愁。

老板娘在此已经居住了50多年,10年前她的店面叫“桥头茶馆”,十里八村的老顾客都喜欢在此品茗闲赋。因为开发红色文化,集聚了新经济新业态,她将茶馆改成了餐馆。她笑着说,每年从5月到10月是餐馆最忙的时候,因为整个时间段迎来了土城最热的时候,也是游客最多的时候,有时候一天就能营收达上千元。

10年前,“桥头茶馆”还有一位被称为罗袍哥的老辈子是茶馆的常客,他叫罗先明。几乎每个到习水土城的游客,都会到他那里去“拜码头”,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到土城不与罗幺爷合影等于白来”,“袍哥人家办事决不拉稀摆带。”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是说,袍哥之间最看重的就是感情和信义。萍水相逢,一诺千金,为朋友两肋插刀,死不足惜。

3年前,这位“中国最后一位袍哥”就此离开了江湖,但他重情重义的精神至今仍被坊间津津乐道。

在“桥头餐馆”旁,屹立着两颗上百年的老树,四渡赤水时期中央红军从这片土地上走过,老树的根知道。红军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一脉相承地流淌到老树周边的小桥流水人家。

在距离“桥头餐馆”50米的地方,就是老红军何木林居住地。

作为老红军,何木林慷慨正直,为国为民。新中国成立后,何木林的红军身份得到确认,被安排到供销社的一个小商店工作。他当年的部下石新安,被授少将军衔,官至贵州军区政委,尽管两人每年都会见面,但他从未请求给予任何优待,依旧在商店上班。年,当时大家都非常穷,有人从江里弄起来一条10多公斤的大鱼,大家都想吃,尽管大鱼只卖4元,可没有人买得起。何木林就用工资买了,把鱼头和鱼鳍砍下来自家吃,中间最好的肉分成10多块,免费送给乡邻。

年,何木林因病去世,他临终前再三叮嘱家人,他去世后把他埋在曾经战斗过的青杠坡,要和牺牲在那里的战友永远在一起。年政府在青杠坡修建烈士陵园,何木林的尸骨迁至青杠坡烈士陵园,了却了他一生的心愿。何老在革命战争年代坚持革命理想,铁骨铮铮,在和平年代将自己平凡有限的生命运用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奉献精神,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不惧艰难、勇于战斗、独立自主、顾全大局的长征精神,将永远影响着后人、激励着后人。

她的儿媳林成英告诉记者,父亲的精神一直感染着家人,墙上重走长征路的几个孩子正是她的孙子——这也是祖国明天的未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陈颖杨柳

编辑徐春燕

编审陈富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542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